2025-04-16 07:29:04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河北日报

唐山建管并重促进投资增效

今年前两月唐山完成省重点项目投资37.9亿元

建管并重促进投资增效

河北日报消息(王育民、宋金龙)近日笔者从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今年,唐山市深入开展重点项目质量提升行动,聚焦抓好开工、建设、投产3个环节,全年安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556个、总投资6878.8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92个、总投资1913.7亿元。1至2月,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9亿元。

日前,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车间组装电池。2016年落地唐山以来,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已建成5期项目,目前第6期项目正加快建设。 郭宝强 摄

唐山市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让硬投资与软建设同步推进,紧跟政策取向谋划储备项目,紧盯项目投向提供配套支持,加快推动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建管并重促进投资增效,把政策红利变成发展动力。

政务服务提质效,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速跑”。唐山市通过开展政务服务改革,推动跨部门关联事项集成办理,让更多涉企事项网上易办、市域通办、协同联办,促进重点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2024年9月21日拍摄的新天唐山LNG(液化天然气)项目。(河北日报资料片) 季春天 摄

优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以“承诺制”持续深化“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不断深化“双盲”评审改革……针对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堵点痛点,唐山市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深层次改革开路,以高水平服务助企,让市场的活力竞相迸发。其中,通过实施告知承诺制,调整审批时序、转变管理方式,在“拿地即开工”改革的基础上,升级为“承诺即开工”模式,以标准替代审批,以承诺简化手续,实现项目单位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作出承诺后,直接取得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法定证照,进一步提速项目建设。

靠传统产业有中生新稳住经济压舱石,以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抢占未来新赛道。作为工业大市,唐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新兴产业无中生有、传统产业有中生新,构建具有唐山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提升“三率两化”水平,即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科技型企业成长率、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唐山转化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唐山市大力推动钢铁全产业链提升,加快产品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推进石化、盐化、煤化“三化并举”、融合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机器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科学布局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2月24日,在唐山市2025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82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6530.6亿元。据了解,集中开工的项目涵盖产业转型、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招商引资奔着落地去,项目建设奔着效益去。本着这一理念,唐山市瞄准国际国内500强企业、行业头部企业、关键配套企业,持续优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模式,用好园区平台、闲置土地厂房,推动内部增资扩产,盯住外部“腾笼换鸟”,并开展签约项目落地攻坚,实行“首谈备案制”,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提高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投资转化率,把招商签约单变成发展成绩单。

今年1月,在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河北省2025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中,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14个项目上榜,总投资306.3亿元。

开发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唐山市大力推动开发区能级提升,支持优势经开区进位突破,让项目建设主战场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工业机器人为支撑、特种机器人为特色,建设共享制造工厂,开发“机器人+”应用场景;唐山南堡经济开发区依托海盐资源优势,坚持“链”上发力,不断发展壮大海洋化工产业,构建起上游“海盐生产”、中游“两碱一化”、下游“氯气综合利用”的海洋化工循环产业体系;乐亭经济开发区围绕精品钢铁、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在唐山,各开发区正结合自身优势,加快链式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为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提质量、增效益、扩规模,唐山市以构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态圈为目标,推动集群龙头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优质资源,携手开展产能对接、集中互采、协作配套行动,引导中小企业深度嵌入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鼓励龙头企业先试、首用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着力提升集群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