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9 08:47:52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爱岗敬业 传承好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行为方式和文化氛围,体现了一个家庭的风气和风尚,对于多数人来说,家风不一定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无需对人念叨,不必对人表白,更多地包含在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中,内化于日常言行中。

我叫宋慧,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深知家风作为一种润物无声的精神财富,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是最无痕的教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始终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一直保持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履职尽责,传承家风。

从“军嫂”到“警嫂”,用真情和辛劳谱写拥军奉献之歌

嫁给军人,本身就是一种牺牲,可我首先考虑的是丈夫的感受,为了让他安心在部队工作,不要为家里和父母分心,我会料理好家务、照顾好老人。女儿出生后,我一边工作,一边承担着抚育重任,温暖着这个家,以坚韧和毅力为丈夫在部队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当军人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我也由军嫂随之转变为警嫂。虽然身份发生了变化,但我对丈夫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没有变,依然承担起家庭重担。丈夫转业到地方后,干基层工作忙起来不分白天黑夜,周末经常加班,更顾不上照顾家庭及双方父母。我能够理解这种工作性质,总是毫无怨言地给予支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真爱和责任。从军嫂到警嫂,不变的是我对军人和警察职业的深刻理解和无私奉献。

是“儿媳”是“闺女”,勇担家庭重任营造和谐家风

丈夫在部队时,婆婆常因想念儿子偷偷流泪,我忍着思念,反而劝慰婆婆:“军人保家卫国,神圣荣光。部队就像个大家庭,什么都不缺。您儿子在部队是干部,有出息,您应该感到光荣才对。”听了我的劝解,婆婆心里宽慰了很多。婚后不久,公公患病过世,面对突然的打击婆婆病倒了。为了不影响工作,我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尽心侍候,那段时间医院、学校两点一线成了我的生活轨迹。周末我就整天整夜守在医院,家里人劝我晚上去休息,我由衷地说:“平时我上班,周末就让我多守些时间吧。”同一个病房的人都说:“您这孩子可真孝顺,一定是闺女吧!”老婆婆连连点头说:“嗯,是闺女,是闺女。”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我和她搬到一起同住,这一住就从未分开。这些年婆婆身体大不如前,身边离不开家人的照顾,多少次嘘寒问暖,多少次夜里侍奉在床前,我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这个大家庭里,不管大事小事,婆婆总是喜欢先和我商量,有什么心事也愿意向我倾诉,婆婆逢人便说:“我有一个比闺女还亲的好儿媳。”

立足岗位,努力奋进,闻得一路芬芳

全力照顾好家庭的同时,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勇于担当、努力奋进,绽放出自己的光彩。1991年怀揣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实现了幼时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三十多载我不忘初心,在教书育人的路上一路前行,先后获唐山市先进教学工作者、唐山市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开平区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我潜心教育科研,收获了累累硕果,先后获河北省手工技能比赛二等奖,唐山市优质课一、二等奖,唐山市自制教具二等奖,多次获开平区优质课一等奖等,同时指导本校教师多次在唐山市、开平区优质课评比中斩获佳绩。走过三十多年的教书历程,我用一腔热情,一份执着,一路汗水,闻得一路芬芳。

尊老爱幼,善待邻里,传承良好家风

古有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正是这样做的。邻居有一位老奶奶,丈夫去世早,女儿在外地工作,平时自己一人独居,老人腿脚不便,我经常尽己所能帮忙打扫整理,做了好吃的饭菜也经常给她送去一些。老人总说“千金难买邻里情,不是亲人胜亲人”。正是我的身教言传,使得女儿既善良又懂事,不论是在学校、社区还是日常生活中都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我的教育理念是:“爱孩子就教孩子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这才是传给孩子的无价之宝。”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无数个幸福和谐的小家,构建了中华大地的和谐安宁,共产党员在家风传承中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做树立良好家风的“风向标”,以良好家风带动政风民风向善向上,汇聚清正廉洁正能量。 (施文明 整理)

编辑: 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