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
六项民生实事让群众尽享医改成果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赵欣 通讯员 唐亚楠)今年以来,唐山市医保局积极作为,扎实办好六项民生实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更多可享可及的改革成果。
推广医保码“一码付”,优化就医支付流程。医保码“一码付”作为省、市方便群众就医购药的关键便民举措,参保群众在定点医药机构只需一次扫“医保码”,就能完成医保和自费费用的全部结算。目前,唐山市已有516家医疗机构顺利完成系统测试,待省局应用场景部署完成后即可立即切换上线应用,将极大提升群众就医支付的便捷性。
推动集采药品进基层,破解群众购药难题。1月8日,全市首家基层药店正式零加成销售集采药品,在全省率先实现集采药品进基层。截至3月底,全市4044家村卫生室、131家定点零售药店、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已与医保经办部门签订合作协议,配备了患者使用率较高的常见病、慢性病药品,有效解决了群众购药难、购药贵的问题,让群众切实享受到集采药品改革带来的红利。
上线“医保钱包”功能,实现跨省共济保障。参保人将本人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医保钱包”,可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就医购药。一季度,全市通过“医保钱包”发生业务326笔,涉及金额18.6万元,进一步拓展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范围,提升了群众医保使用体验。
打造新生儿“一件事”服务,压缩参保办理时限。创新新生儿医保参保服务模式,打破“先户籍后参保”的传统限制,凭“出生医学证明”即可办理参保。同时,依托河北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冀时办”手机APP,实现“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和“生育津贴申报”一站式办理 ,办结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一季度,全市线上办理相关业务3500余人次,大幅提升了群众办事效率。
构建多元服务体系,增强医保经办效能。通过线上线下多场景发力提升经办服务效能,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基层医保服务e站300余家,提供六大类医保经办服务,一季度累计提供医保便捷服务27900人次;积极推行“综合柜员制”,实现医保服务同城通办,一季度共受理40余人次,推动了医保服务从“能办”向“易办、快办”转变;大力推行“网办”“掌办”,“不见面”办理达95%以上,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深挖热线问题,提升诉求解决质效。从群众投诉热线中精准找问题,由“办好一件工单”转变为“解决一类问题”。多渠道主动宣传医保惠民政策,群众热线咨询数量明显下降。第一季度共接听群众热线49738通 ,其中3月份热线数量较1月份下降16.25%,直接答复率达100%。处理12345热线平台转办件648件,3月份较1月份下降16.87% ,按时签收率、按时答复率、按时办结率、满意率、解决率均实现100%。同时,建立工单回访机制,严格把控工单办结质量,重办率由1月份的6.31%下降至1.54%,赢得群众广泛认可。
今后,唐山市医保局将持续发力,不断优化各项服务举措,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