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0 09:02:47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启新工业厂区“变身”旅游新地标

启新工业厂区“变身”旅游新地标

记者 李慧

红砖墙建筑群、锈迹斑驳的水泥窑……这里是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的诞生地——启新水泥厂,它跨越三个世纪,历经130余年的风雨洗礼,创下多个第一的辉煌成就。如今,工业厂区变身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焕发了新机,成为旅游新地标。

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沉淀着悠远历史,凝固着现代文化。 记者 赵亮 摄

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占地115.06亩,其中建筑面积6.79万平方米。园区利用启新水泥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水泥工业的独特风貌,融合文化体验、旅游展览、餐饮娱乐等多种文旅休闲业态,形成了“动静结合、功能配套”的业态布局和“三馆一园”的整体格局,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拓展城市文化空间的城市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

走进园区,工业遗产、工业景观遍布各个角落。站在幸福广场,眼前是红砖墙、铁瓦顶的4号至7号水泥窑房,高耸的建筑虽已残垣断壁,却依然挺立。据介绍,园区内保留了从1906年至1994年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24座,以及建于1910年至1940年间的五条完整窑系统,“始建于1910年的4号、5号水泥旋窑,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的旋窑,同时也是我国水泥机械史上最早使用电力驱动的水泥旋窑。6号、7号水泥旋窑从1922年一直运转到1998年,时间长达76年。”唐山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讲解员刘孟佳介绍说。它们历经百余年的风雨沧桑和唐山大地震的浩劫,是民族工业的缩影、城市的时代记忆,也是唐山抗震精神的重要标志。

8号旋窑是园区内最长的水泥旋窑,全长78米。“它于1941年购入,是当时国内工艺装备最先进的一台窑,一直运转到2008年老厂搬迁,运转67年,承载了民族工业的辉煌使命。”刘孟佳说。

启新水泥厂的辉煌至今令人难忘。它所经历的重要历史时刻,被深深刻在通往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的台阶上。拾级而上,如同穿越历史,从1889年洋务运动中水泥厂的建立,到生产出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再到2011年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的应运而生,步步闪耀。

一座水泥博物馆,半部中国工业史。

走进博物馆,馆内打造的沉浸式CAVE影院,用原景展示了启新水泥的辉煌历史,让游客身临其境领略启新水泥厂的百年传奇。穿过按照1:2复建的启新东门,仿佛跨越了时空,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窑头烟尘弥漫,水泥窑炉隆隆作响……博物馆内保存有完整的从1889年至2008年长达120年的启新档案2000余卷。一幅幅画卷,一张张发黄的图片,展示着唐山水泥从起步到辉煌的发展历史。“看,这水泥花砖尺寸为英尺七寸七见方,最大特点是防磨耐潮,永不会褪色。”刘孟佳指着墙上的水泥花砖说。轻轻抚摸花砖,光滑细腻,虽然经历百年时间,但花砖的颜色依然艳丽。

电力体验馆内,展示陈列的百年发电厂房文献和机器设备,是中国电力工业起步期最为珍贵的文物及史料;1889怀旧体验馆内,老物件、传统老式胶卷电影、军用战地有线电话等,带游客穿越时空,回到那个“从前慢”的美好时代。

今年以来,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推出沉浸式主题活动,吸引各地游客8万余人次参与深度体验。来自天津的游客宁女士说:“在这里不仅了解城市工业史,景区拍照也很出片,好玩还涨知识。”

这里不仅有唐山的工业旧时光,沉淀着历史,凝固着文化,也有新兴城市的休闲体验,描绘出传统工业城市向新兴城市华丽蜕变的蓝图。

编辑: 刘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