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09:19:3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从土木工程到稻米育苗!一位跨界新农人的“生金”之路

从土木工程到稻米育苗

一位跨界新农人的“生金”之路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吕泽萱、魏伟)日前,在丰南区大新庄镇庆国水稻集中育秧基地,一辆挖掘机正在进行土壤翻整作业,机手孙庆国则专注地操作着机械。这位个头不高、朴实憨厚的汉子,在不惑之年从土木工程行业跨入到农业,如今已在水稻育苗行业崭露头角。“目前已建成140座育秧大棚,种植面积8万余亩,年育苗能力达100万盘。”孙庆国说道。

图为孙庆国在育秧大棚内查看秧苗。 记者 吕泽萱 摄

2010年前,从事土木工程的孙庆国收入颇丰,随着市场的变化,他敏锐察觉到产业转型的必要性。经过对家乡农业发展的深入调研,转型做农业的想法愈发强烈,随后他与合伙人投资400万元试水水稻种植,却因技术短板遭遇挫折。“转型太不容易了,技术不精就得潜心钻研。”回顾创业历程,孙庆国感慨道。

失败没有让孙庆国退缩,他开始赴黑龙江学习水稻种植技术,系统参加南方多地农业培训,将南北种植经验融合创新,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种植方法。他采用的旱育技术实现集约化突破:“现在一亩地的大棚秧苗可满足200余亩水田用苗需求,较传统的水育方式大幅减少占地面积。”配合微喷精准浇水系统,节水效率、作业环境同步得到改善。

技术成熟后,孙庆国聚焦高端水稻育苗,胭脂米、彩稻等特色品种畅销全国,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育苗产业发展。“除丰南基地外,我们还为乐亭、曹妃甸及天津等地提供设施建设和技术指导。”孙庆国表示。

临近5月插秧季,基地呈现繁忙景象。农户们在棚内检查绿意盎然的秧苗长势,棚外机械化播种有序推进。孙庆国介绍:“今年还将新建60多座育秧大棚和一个2000平方米的库房。”谈及未来发展,这位新农人目光坚定:“我们将把育苗不断做精做细,扩大规模,努力打造唐山稻米育苗知名品牌,让全国各地都种上咱们的优质秧苗。”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