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09:34:39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优良家风代代传

我叫郭书文,是一名退休教师,我的家庭是一个最普通的家庭,祖辈和父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祖上就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

当年,我的父亲土改时,被选为村贫协主任,除了访贫问苦完成本职工作,他每到夏季经常扛着铁锹,弯下驼背去修缮村里被雨水冲坏的土路,日光为他塑造了一张黝黑的脸,他默默无闻地辛劳着,收获了村民的大拇指和笑颜。父亲修路不图任何回报,只为方便广大村民出行,大伙儿还送了他一个雅号“建设主任”。母亲很支持父亲的公益活动,三秋大忙季节,宁可自己套上老牛去拉地里的庄稼,也不耽误父亲做公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父亲1967年初春病故,享年72岁。村党支部在我家门前的大槐树底下,召开村民追悼大会,号召大家学习父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

父亲的公益精神对我影响很大。我从学校退休后,开始投身公益,参加了一系列公益活动,跟随民间文艺团体,进工厂、农村、学校、社区、养老院……以歌咏、舞蹈、诗朗诵、情景剧、评剧为载体进行公益宣传和网络新闻报道。如今,我年过八旬,但乐此不疲。我投身公益已有20多年,我和志愿者通过报刊、网络平台等,累计发表公益报道500多篇。

我的公益活动先后被《唐山老年》《燕赵老年报》《中国老年报》《唐山晚报》(老年周刊)《唐山文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多次被授予河北省委老干部局“银发风采奖”、唐山市五老骨干、古冶区精神文明标兵等。

我的公益活动对儿女影响很大。女儿常常和我到林西文化广场、金山森林公园、银湖等处捡拾垃圾,维护生态环境卫生。2015年女儿得知她一个学生的小孩查出心脏病,无钱医治,便和朋友们一次性捐款5000元;女儿还参加了“大唐善行公益组织”去特教中心看望孩子、向环保工人献爱心。女儿被古冶区妇联评为“优秀妇联干部”,她的家庭被评为“唐山市最美家庭”。

我的儿子是一名转业军人,也是“初心家园”的一名志愿者,他多年服务于基层和社区,先后被评为单位优秀党员、社区最美志愿者、路南区文明标兵、唐山市文明标兵。

(施文明 整理)

编辑: 穆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