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16:37:17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文史丨承前启后 留香后人

乙巳年初,我从滦州方志办得到一本赠书——《滦州地名志》(2023年版)。该书由滦州市人民政府主持编写,新华出版社出版。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志书倾注了众多参编者的心血和汗水,是一部凝聚着集体智慧之光的滦州地名文化之作,是滦州文化建设过程中里程碑式的成果。品味全书,收获颇多。

新编《滦州地名志》是滦州建市以来首部地名志书。滦州2018年7月撤县建市之后,一直没有出版过新的地名志。在撤县建市前后这几十年的时间内,城乡建设飞速发展,一些地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新的地名出现在了滦州大地上。原有的《滦县地名志》已经不能反映滦州当今地名的现实状况。新编《滦州地名志》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部书是对1985年版《滦县地名资料汇编》和1997年版《滦县地名志》的补充和赓续,也是对以往两版地名资料诸多错讹之处的勘误、订正。更为可贵的是,本版地名志在前两版地名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新增设了消失的地名、新出现的地名、地名考略、遗址重现和地名文苑等章节,极大地丰富了该书内容。特别是对那些早已湮没在历史深处的地名进行了大量考证和挖掘工作,为后人了解滦州古今地名变化提供了极大方便。

以地名系事、系人是新编《滦州地名志》在写作体例、写作内容上最显著的创新。新编《滦州地名志》在编纂过程中,除了编写了地名志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如村名、方位、四至、面积、人口、户数、民族、主要姓氏等内容外,还将与该地名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附在地名之后。这种以地名系人、系事的地名志编撰,在滦州地名志书的编纂史上尚属首创。例如“迁义庄”庄名的介绍,新编地名志书中除编写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外,还附录了迁义庄立庄碑中的内容,补充介绍了旧的地名志中没有介绍的村名得名原因,同时附录了本村爱国商人薛兆霖、战斗英雄薛承让等人的感人事迹和成就。这种以地名系人、系事的写作方法贯穿始终,增强了该书的趣味性、可读性。

新编《滦州地名志》是研究滦州地名文化的百科全书。这本书对滦州境内地名文化及其相关内容的整理可谓包罗万象、兼收并蓄。就其大的脉络而言,这部志书中除了介绍社区、街道、村镇、公共场所等聚落名称之外,还有自然地名、交通地名、旅游地名、古迹遗址纪念地地名、地名考略等篇目,涉及了与滦州地名文化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这些篇目反映了滦州地区不同时期的地名文化现象,展示了滦州灿烂夺目的地名文化。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本书涉及了与滦州地名文化相关的衣、食、住、行,并就此展开了充分叙述、论证、考究。该书堪称了解滦州地名知识的百科全书。

新编《滦州地名志》也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本书全面介绍了滦州地名产生、发展、现状及其派生出来的许多相关知识和总体情况,依此人们可以全方位了解自己的家乡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和灿烂的文化,这对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非常重要。爱国主义思想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是从爱父母、爱家乡逐渐升华而来。爱家乡爱什么?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新编《滦州地名志》介绍的就是离大家最近的家乡的山水,家乡的英雄事迹、英雄人物。此书的出版,为我们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新编《滦州地名志》是一部史学价值较高的学术著作。史论结合是新编《滦州地名志》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其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理和挖掘了大量滦州地名文化资料。这些资料的来源除了人们常见到的二十四史等正史材料,还引用了许多墓志、传说、档案资料。这些资料对扩大滦州地名文化研究范围、壮大滦州地名文化研究队伍、推进滦州地名文化研究深入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二是书中对滦州地名中相关问题的考证及其作者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例如新编《滦州地名志》载入的《京东第一码头偏凉汀》《一个有故事的千年古村落》《滦州八景“金泉渠月”的兴建与废弃》《迁义庄碑与法宝寺古碑》等近十篇考证文章,提供了相关问题的史学研究动态,有利于滦州地名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其理论价值不言而喻。另外书中所采用的史学研究方法对后人深有启迪。该书史论结合,主干分明。将所有内容划分为十五编,每个方面都有若干个大的专题,在每个专题下有详细的阐述,这种形似大树的写作结构和史学研究方法呈现出“主干—枝杈—树叶”的特征,使该书“枝繁叶茂”。人们可以从“主干”上对滦州地名文化形成总体认识,从“枝杈”上把握滦州地名文化的主要因素,在“树叶”里探寻滦州地名文化的微观世界。

总之,新编《滦州地名志》嘉惠史林,方便大众,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刘建国)

编辑: 刘笛 梁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