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多耐不住寂寞,喜欢喧嚣。但有时也很疲惫。如果你有了疲惫的感觉,建议你去“云天漫步”住几天。
那里有点远,也有点偏。但唯其远,偏,方可知其独特,方可知找一安顿心灵之所其实很慢,很遥远,所求都是多么来之不易。
定位迁西“云天漫步”,沿京建公路,进入龙井关村,一直走,到了沙窝店村,当你发现左手边一个用河卵石砌筑的外八字小矮墙的桥时,就到了这个地方的大门口。你会感到眼前突然一亮,那是一群整齐排列在一起急于说话的石头,似乎在七嘴八舌,讲述着千百年来不知多少次被翻滚、被冲刷的故事,也像一个个小脸儿,在不停地笑着欢迎你。你不仅想看,想听,更想去亲近,走进它们的世界。
这时不要急于开车进去,可以把车停在路边,驻足观察一番。这里有一种轮廓的美,可以看清它的坐落和来龙去脉。桥的西对面,南北走向是座略高些的山脊,龙井关长城由北向南昂首走来,那挺立的垛口犹如守门的天神,让你感到他的伟大和安全。你一定会下决心,明天的早晨就爬上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一下天空,看一下山峦。
小桥是平的,但两侧用河卵石排列起来的栏墙是由几个小园拱组成的,像几朵连续盛开的花,顿生一种韵味,令人顿生一种期待,那小桥上或许有什么相遇或曾有什么相遇。心里是美的,是惬意的,你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吞咽一股口水,是那样解渴,那样满足。
顺桥看过去,是幅独特的立体画。天蓝色的小路向远延伸过去,不远处是两个四方体木制门垛,大小不同的栗树下,南侧露着一处较大的玻璃屋顶,左侧是个小院。这小院的房子还是普通民房的轮廓,但似乎做了点修饰,显然新做了院墙,绛红色的墙体,富有变化的孔洞和墙帽,就像农村姑娘美丽的脸上增了精美的颜色,头发烫了卷,嘴唇涂了红,令人眼前一亮。这就是这里的接待中心。再远处是上了一个高度的大瓦房,高大的山墙和院墙绘了幅画。大片的蓝天,加大片的金黄的向日葵,再看一眼前边的天蓝色大道,恰是一处乡村童话世界。
说它是童话世界,还真不假。往前走便遇一棵老树,树干与树杈间守望着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和一只长颈鹿,树与动物和谐一体,活灵活现。
转过这院子,远处出现几处简约、现代的木屋。童话世界,农家院子,又有现代木屋,瞬间让人觉得,这就是常常让人心心念念的美轮美奂的梦里老家。到了这里就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不想再走了,必须解开行囊,踏踏实实地住下来,睡一觉。这一觉,不知是白天和黑夜,只是睡,不想醒来,不想起,也许抓起床角放着什么可吃的东西,胡乱大吃几口,再到院里舀一瓢冷水,咕嘟咕嘟喝下去,转头又钻进屋里,期盼着再次走进梦里去。
其实到这里已经一目了然。这是燕山深处的一个典型的小山沟中的小山村。山沟东西走向,南面是从里向外伸展出来的山坡,老百姓把它叫阴坡。山坡上半部分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是密密麻麻的松林。山脚是高高矮矮的栗树,山根便是条小河。而北面是一条平行于南坡略矮一点的小山脉,总体东西走向,但有几处南北凸出来的小山头,老百姓把它们叫阳坡,给农居和种植栗树提供了更多的立体空间。所以整体面貌便是南坡苍翠,沟底有潺潺流水,路边山坡错落有致地端坐着若干老式农居和新式木屋阁楼,城乡互容,中西尽显,古风新潮,交相辉映。早晚云雾缭绕,有时霞光漫洒,有时夕阳斜照,山村时隐时现,如在云间,如梦如幻,故主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云天漫步”。
这里的几家原生农家院子,最具魅力的当属主人原住房改造的院子。这个院子在这里可以说是位于核心位置。大门石墙两侧簇拥着两团绽放的流苏花,热烈开放的感觉好像它们就要向你拥抱过来。三间大正房,青灰瓦顶,三小间东厢房,与主房有拐角型连廊。进门有小型假山流水,水向院里延伸,进主房路上架有一小拱桥,西南墙根下是个烤炉,主房遮阴下是个开放式休闲座儿。虽房子是典型的农家面貌,但正面是满面的落地大玻璃窗。不进门已被它的别致韵味所俘获,还没等缓过神来,就急不可耐地想钻进屋去看个究竟。
围绕这院子,里、外、对面、远处分布着十几个不同的随山随坎随台随树就势的木屋阁楼,没有一个形状相同,令人目不暇接,每一幢都让人想走近端详一番。这些阁楼的核心位置,有一雾池,池边是小凉亭,舒缓压低的云雾从雾池四溢出来,顺着地皮和小路向一幢幢阁楼弥漫过去。神秘,梦幻,令人忍不住东张西望,停留凝视,整个人成了个呆呆傻傻的样子。
当然,这里最高层次的体验,莫过于沉香小院。这是一个更为独创的院子。与其说是个院子,莫过于说是个修行道场。即便是不热衷宗教的信徒,到了这里,你也一定会感觉这是一个可以修行的地方。院子入口是石墙胡同,仰望上去,土黄色的围墙,上口半圆的窗子,房子隐约有些黄土高坡窑洞的风味。石墙迂回向远向高延伸,潺潺流水从墙侧流下,哗哗的水声透过石上清流,恰似跳荡的音符。
转弯上去,是个宽敞两阶的院子,房子是个三层楼的楼房。
一层是宽阔的门廊,二楼有露台,三楼西侧是没有玻璃的大开窗。院子很大,两阶用石墙隔开,有小门通下去,周边近处是果树,远处一点是高大的白杨,对面是山,山下有两三处小楼和民宿 。
一层可住两人,可谓豪华套房。大客厅,备有围坐式沙发,沙发用古朴的老木制作,透着沧桑与灵魂。进门西侧旁边南北向是个大原木茶台,对着沙发方向,主人居西,客人可连坐六七人。北墙是玄关,上半部是半圆式框架装饰,东墙是大书架。南面是厨房,紧挨着是酒吧式隔断,相连的是餐厅,三面是落地玻璃,清晰可见外面的门廊和整个小院及大门。说是餐厅,也是个开会喝茶观景的好地方。整间大屋子层高开阔,古木芳香,令人想起十六七世纪欧洲小说中的场景。
二层是三个标间,窗外是大连廊,使二层倍感开放与和谐。站于连廓视野更为开阔,令人只想胸贴栏墙站立凝视。
三层虽然与一二层浑然一体,但在一二层前面却上不了三层。需出小院绕道后边上三楼。这也是主人设计得特别用心。因三层是个较大公共活动空间。从后门进入三层,就是宽敞可容百人的空间,浅色调,有桌,有瑜伽垫,一看便知主人设计的用意,可用做会议室、教室,还可做瑜伽室。
这个空间东侧是封闭式房间,有办公设施,同时有大茶台。于动与闹中有一隅私密。
西侧是没遮拦的开放式大茶吧,西南两侧完全开放。有墙台,南侧东西向有一炕式连坐。开放式的窗像个大画框,窗外是立体山景,窗内可打坐,可躺卧。从这里向外望出去,整个就是个大画框。远处的风景尽收画框之中。眼前的栗树,枝繁叶茂,西侧的远山,岩石嶙峋,绿树掩映,龙井关长城延伸到这里,隐约可见。室内室外完全融为一体,人在画中,画借人灵,好一幅和谐美妙互动共生图!西侧墙台下,是南北向长茶桌,主人面东背西,可透过玻璃看清会议室的整个空间。
这个院子中,还有一个最大最不同寻常的享受,就是有个露天大浴缸。直径近2米,深1.2米左右,有个两扇可掀开的保温盖子,一天24小时的恒温40度的水。这个浴缸,晚秋后、整个冬季及至早春时享用,会有全新的一种体验,尤以深冬或下着大雪或漫山覆盖着大雪最好!晚上赤裸地躺在大缸里,望着清澈的天空,和数不清的小眼睛,听着耳边零落的干枯树叶的哗啦哗啦的声音,只有这时你才会知道什么叫清醒、清静的沉醉。天刚蒙蒙亮,就可钻进浴缸里,听着喳喳叫的鸟鸣,看着金灿灿的阳光一缕缕向山谷间和树丛中射过来,让你感受自然射线的穿透和抚摸,你感觉是大自然的一员,空白的大脑,幸福的沉浸,恰似又进入了白日梦中。
无论是农家院还是西洋阁楼,内部设施和风格都是独具匠心的。走进房间,每一环节都设计独特,精雕细刻。有五星的档次与宽敞,整齐与洁净,绚丽与雅致,纯朴与自然,舒适与规矩,更有艺术空间式的布置,每一个房间都各有不同。美,轻松,馨香,安静,洋溢着小资情调,让你感到浪漫,同时让你感觉这一切好像都为你而设,忘了是客居于此!
旅居目的地当然离不开吃。进大门时看见的与接待中心相对的玻璃房式建筑便是餐厅。这是一个钢结构的两层高建筑。一半在外,是半开放式大排档,春秋人们一定会选在这里用餐。里侧的另一半是封闭式餐厅。进门是大厅,由南侧的吧台、门厅和餐厅组成。吧台和门厅部分一二层之间没有楼板,大部分一层是餐桌,用博古架或书花架式与吧台门厅相宜地表现着分割与相连。吧台东边还是摆放着一个大长条茶吧,由主人在四川淘来的金丝楠木门板改成,透着古老的风骨与高贵。与一层餐厅上下相对的是挑梁式二层,上边的装饰和餐桌抬眼可见。茶台北侧是个通天大烤炉,线条匀称、流畅、丰满,颇有高挑少妇曼妙身材的韵味,也令人联想到新疆风情,一下把人带到了魅力无穷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偌大的烤炉,不仅造型艺术化,还时刻飘着温暖而不外溢的面包或囊的香味。烤炉边便是上二层的拐角式楼梯。上下两层的空间,是由山里的木枝、简洁的灯饰、花果组成的,整体看起来雅俗共赏,灵动中又弥漫着一种静气。虽是开放的,但使人不由自主地会静下来,否则就与这里雅致的韵味不相宜。书架,博古架,摆件挂件有秩序地占着自己的位置。餐桌紧凑而不拥挤。中国的古色古香,少数民族风情的点缀,西方的洋气,浑然一体,着实满足着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上下左右环顾一圈,无论你怎么急匆匆地冲进来,你都会迅疾想找个地方安静地坐下来,喝杯茶,并不想快快吃了饭了事。而是慢慢欣赏,休息,静心,品尝这里的一切。
走进“云天漫步”,这里有未加干预的自然环境,有山间的静谧与狂放,有傍晚的炊烟,有晨起霞光中的轻雾,它让你感受到从没感受过的大自然怀抱的亲近与踏实,获得那种广大的没有任何负担的体贴与轻松;这里有空中园林式的居所,精修的农居,欧风的木屋,童话般的世界,像一幅幅立体画,能让你充分感受返璞归真的乡村老家味道,也能享受到城市中的精致、豪华与高档;有传统的朴实无华,更有浓郁小资情调的浪漫,无处不艺术,无处不匠心;它有可以让你快速进入式沉静的气场,使你若有所思又毫无纠结地思想、自新。
总之,它所提供的不仅是其境、其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次回味无穷、流连忘返的心灵旅程。
(姬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