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客户端报道 京津冀地区是国内重要的机器人产业高地之一。在我省唐山市,机器人产业基础雄厚,生态完善,220余家相关企业蓬勃发展,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机器人产业的"半壁江山"。这个加速崛起的"机器人兵团"如何冲破资金、技术密集的"高门槛",在全国45万余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中竞逐抢滩?
今天跟随我们的记者,一镜到底探访机器人共享工厂,从智造"总动员"看创意怎样落地,集群如何起飞。
记者 郭子雪:
今天我来到了一家唐山的工厂,这家工厂是做什么的呢?共享制造机器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等,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非常熟悉了。那么机器人的生产制造也能共享吗?接下来我就带着这个疑问去给大伙儿寻找答案。您好。
唐山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讲解员 张晔:
是的,机器人也可以共享制造,我们面前看到的就是一家医疗企业与我们共同合作研发生产的智慧药房,可以完全代替人工取药。机器人替代调配药师,并且机器人在取药过程中可以实时扫描追溯码,同时我们的药品保存都在20度以下。目前唐山的妇幼医院已经用到了这个智慧药房。
记者 郭子雪:
嗯,那这边的机器人是用来做什么的?
唐山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讲解员 张晔:
这边是另外一家企业与我们共同合作研发生产的陶瓷机器人生产线,他们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家日用陶瓷5G智慧工厂自动化生产线。这边是他们的成品,您可以看一下。
(啊,现在机器人正在制作盘子。)
是的。
记者 郭子雪:
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盘子、碗或者说喝水用的杯子,都有可能是机器人来制造生产的。说到这儿我又来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些企业要和我们的百川来合作生产机器人,而不是自己去生产机器人呢?这个疑问我们来请教一下百川的负责人王总。王总你好。
唐山百川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孟昭:
你好子雪。其实刚才这个问题就问到点子上了,机器人这个产业它是资本和人才高度集中的一个产业,但是也会遇到两个问题,比如说初创型的中小企业,在前期创业之初,他资金、技术比较短缺,比如说购置一个静载试验台就需要700多万,一个机器人的喷涂的系统就要400多万,还是挺贵的。同时比如说我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他在产业化上面有短板,所以很多科技成果就束之高阁了,这个就是我们机器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痛点。
唐山百川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孟昭:
(那咱们百川就是要去解决这些痛点)
没错,百川就是从事了35年的我们高铁、地铁这种检修机器人,有非常完善的这种生产的我们的系统,同时我们还共享了1000多名的这个团队。我们叫"一夜之间千人团队",就是哪怕一个人来,我们有1000多人帮你搞服务。
(咱们真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机器人总动员"的"梦工厂"。)
对的。
记者 郭子雪:
我看到咱们很多的这个机器人都是和北京还有天津来合作研发生产的,咱们的企业和北京、天津的合作非常密切吗?
唐山百川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孟昭:
其实共享工厂就是抓住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机遇,把我们京津的一些智力资源在我们河北转化落地。你看就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就是来自中科院的一项需求,它是做了一款无人驾驶的农业机器人。
(哇,好有科技感,而且就是很现代化。)
是的,这个最早我们是跟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进行对接,这个技术来自于中科院计算所,那么我们通过我们的研发和生产资源的配给,实现了"北京研发、雄安转化、唐山产业化"的发展格局。
唐山百川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孟昭:
(那咱们和天津合作的案例有没有)
也特别多呀,比如说我们跟天津市的这个天开高教科创园就有一个很好的合作,他们一些高校老师的企业的非标零部件就是在共享工厂来完成生产的。那么据我们统计,去年一年我们就帮助130多个创新主体完成了他们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产值也超过了一个多亿。
记者 郭子雪:
太棒了,我们也期待着机器人能够早日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