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
唐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片承载着深厚红色记忆的热土。1922年10月,震惊中外的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爆发。在党的领导下,罢工工人面对军阀政府和英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勇于反抗、顽强抗争25天,最终迫使开滦矿务局和直隶警务处妥协。这次罢工运动,把全国第一次工运高潮推向顶峰,有力地配合了全国人民反帝反军阀的斗争。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1925年12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分析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性质和地位,并对开滦煤矿工人等在内的工人阶级给出了“他们特别能战斗”的高度评价。1973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以《他们特别能战斗——记开滦煤矿的革命矿风》为题,头条刊发开滦矿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表现的革命精神。“特别能战斗”也成为开滦的口号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开滦人奋力前行。
“特别能战斗”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中孕育,在开滦工人的不断抗争中诞生,在不断奋斗中凝汇。在革命战争年代,开滦工人拼死抵抗、勇往直前、敢于胜利,用一次次罢工和暴动担起革命责任。在和平建设时期,开滦工人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管理和实行岗位责任制,用高产、稳产的原煤生产保障京、津、沪的煤电供应,成为全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面对唐山大地震对矿区的严重破坏,开滦工人积极响应号召,迎难而上,抗震救灾,震后15天部分矿区恢复了生产,震后8个月全部复产。进入新世纪,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开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三柱一新”产业发展格局,建成多业并举的大型能源集团。
历经百年传承,开滦人也为“特别能战斗”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具体体现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创造”。如今,“特别能战斗”精神成为开滦人的精神根脉,也深深扎根于唐山大地,汇入了唐山的精神底色,成为唐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工业发展到城市建设,从科技创新到文化传承,在党的领导下,唐山人始终保持着“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决心,推动唐山不断向前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特别能战斗”精神也成为唐山人民共同的信仰和追求。
进入新时代,“特别能战斗”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传承和发展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当前,唐山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伟大的事业更需要伟大的精神,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更具时代的分量。
一、要努力赓续“特别能战斗”精神,以智慧和勇气迎接新挑战
回望历史,从革命的烽火连天到和平建设的峥嵘岁月,从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到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众志成城,每一次重大变革,开滦人都能主动应对,这源于“特别能战斗”精神的激励与鼓舞。面对新困难和新问题,勇气能杀开一条血路,智慧能开辟一片新天地。在党的领导下,开滦人正是凭借敢于亮剑的勇气和善于磨剑的智慧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唐山在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任务仍然艰巨,仍然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梦想等不来,也喊不来,只能是拼出来、干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勇于迎难而上,善于把握规律,切实冲破各种阻碍发展的思想桎梏,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直面各种挑战,解决前进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在斗争历练中提升斗争能力,为新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要自觉传承“特别能担当”精神,以使命和责任聚力实现新目标
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在党的带领下,开滦工人开展罢工运动,掀起了中国北方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彰显了崇高的革命自觉。从抗战时期的“民族英雄式的人物”节振国到和平建设时期的“学大庆、赶开滦”、大地震后的快速复产,开滦工人都是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担当作为,以默默的无私奉献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满足国家需求。进入新世纪,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唐山,为唐山擘画发展蓝图,作出“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既是唐山的发展方向,也是国家战略需求。多年来,唐山人秉持“特别能战斗”精神,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深度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走出了特色鲜明的转型之路,让百年重工业城市焕发了新活力。实现宏伟目标,是新时代赋予唐山的重要使命,需要一代代唐山人接续努力。面对未来,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特别能担当”精神,将个人奋斗融入唐山发展大局,坚实走好每一步,以实际行动推动唐山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三、要积极弘扬“特别能创造”精神,以开拓和创新谱写发展新篇章
“特别能战斗”在和平时期和建设年代突出表现为“特别能创造”。开滦发展到今天,跨越三个世纪,依然生机勃勃,这个奇迹不是偶然,是一代代开滦人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开滦京唐港化工园区,是开滦人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滩涂上建起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中润公司、中浩公司实现了煤化工产品的“吃干榨净”,是开滦集团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缩影。不仅开滦,唐山还有很多企业“特别能创造”,中车唐山机车有限公司的高铁、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的港口机械、唐山开元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的工业机器人……都已名扬全国、蜚声海外。唐山也在“特别能创造”精神的鼓舞下,以开拓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正积极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迈进。踏上新征程,唐山要实现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必须坚持突破永不止步,勇于超越永不停步,继续弘扬“特别能创造”精神,不断夯实优势产业,积极拓展新兴产业,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创造赢得未来。
时代浪潮奔腾不息,英雄城市唐山再次踏上新的发展征程,英雄的唐山人民肩负着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宏伟目标的重任。面对新时代的使命与任务,我们应追寻开滦工人的足迹,深入领会并把握“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从中汲取智慧,汇聚磅礴力量,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用实际行动奋力谱写唐山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作者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