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07:38:35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河北日报

《河北日报》头版报道丨传统产业向“新”而行 新兴产业聚能起势

《河北日报》2025年5月19日1版

传统产业向“新”而行 新兴产业聚能起势

“项目为王”推动迁西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河北日报消息(记者 师源)5月14日,津西新能源150兆瓦山地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津西新能源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加紧进行设备调试。

“这个项目是目前全县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投资约7.5亿元,预计5月底初步达到联网发电条件。”津西新能源项目经理王罡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快公司转型步伐,提升钢铁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迁西县坚持“项目为王”,引进一批立县的好项目、新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向“新”而行、新兴产业聚能起势。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省市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244.86亿元,其中如期开工项目15个。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下好新兴产业‘先手棋’,迁西加快布局太阳能、风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迁西县发改局重点办科员李昊宇说,目前,首钢100兆瓦光伏、津西60兆瓦/120兆瓦时储能等项目相继建设投产,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华电300兆瓦风电+储能等项目稳步推进,并成功引入央企三级子公司北京电投石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预计投资30.5亿元开展风光项目。

新兴产业项目“生强枝”,传统产业项目“发新枝”。迁西县主动作为,用好用足相关政策,引导县内企业实施延链补链、产品升级、智能化改造等工程,以“智改数转”项目提升传统产业“含新量”“含绿量”。

在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机电设备及零部件高值化规模化再制造绿色智能升级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加紧进行沟槽和基坑施工。

“为加快项目建设,迁西县帮助企业争取到2700万元国家特别国债支持。”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宏升说,项目投产后年新增再制造机电设备600台套、零部件5万件,相较传统制造业可节约80%新材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万吨。

津西钢铁产线智能化升级项目成功列入唐山市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五海庄园景区功能区升级改造项目加速推进……如今在迁西,随着传统企业“智改数转”项目相继落地,智能技术装备在生产线有了更多集成应用,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大项目、好项目是稀缺资源,等不来、要不来,必须长远谋划。近日,安赛乐米塔尔津西新材料(唐山)有限公司落地迁西县。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其中外资投资5亿美元,主要建设年产350万吨产能新能源软磁产线,目前首批1.2亿美元外资已入统,据悉这是今年一季度我省引进的最大一笔外资项目。

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迁西县按照“缺什么引什么”的思路,动态更新招商目录,深化全部门、全员、全球、全时招商,围绕精品钢铁、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精准招商活动。今年一季度,全县共有8个亿元以上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达58亿元。

项目落地的快与慢、好与坏,发展环境是关键。对此,河北迁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负责人周卓荣深有体会。“在一次项目调度会中,我们上午刚提出需要争取林业用地指标,下午相关领导就到省里帮我们问政策、跑指标,让我们很是感动。”周卓荣说。

周卓荣介绍,在迁西,项目建设堵点“不过夜”,现场解决不了的,也会指定相关部门限时解决。如今,在良好的服务保障下,河北迁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较预期至少提前3个月。

“服务围着项目转、工作盯着项目干、要素跟着项目走。”迁西县委书记都建华说,该县深化“标准地出让”“投资承诺制”“拿地即开工”改革,开展“项目手续跑办季”活动,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提高审批效率,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编辑: 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