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07:54:3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奏响文旅融合“交响曲”

奏响文旅融合“交响曲”

记者 李慧

图为河头老街夜景。景区供图

“多年前因为大地震知道了唐山,现在因为河头老街、唐山宴等网红打卡地重新认识了唐山。”来自锦州的游客李彤如是说。

李彤在唐山宴品尝特色小吃,体验老唐山的浓浓烟火气;漫步游人如织的河头老街,沉醉在古色古香的街景中;游览开滦博物馆、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深切感受唐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唐山是一座来了还想再来的城市。”李彤说。

近年来,唐山宴、河头老街等景区变身城市旅游新地标,成为文旅融合的亮点。唐山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也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动能。

夯实文旅产业基础

在唐山南湖·开滦旅游景区(以下简称南湖景区),阳光下,植物园内娇艳的牡丹争奇斗艳,引得游客争相拍照;夜幕中,音乐喷泉在优美的乐曲和绚丽的灯光下翩翩起舞,为游客呈现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南湖景区位于唐山市区南部,这里曾是因煤炭开采而形成的塌陷区,多年前已是工业废弃地。之后,唐山将其改造为城市生态公园,打造成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700万人次,成为集生态、文化、体育等为一体的“文旅新名片”。

距离南湖景区仅10分钟车程,便来到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因煤而生,百年煤矿企业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其深厚的工业历史资源,深入挖掘工业文旅潜力,打造了全国首批国家级矿山公园。

在这里,游客可以走进1906年建成的唐山矿一号井遗址,触摸百年前的井架铁栏,可以来场“井下探秘游”,真实体验煤矿工人的作业场景,还能近距离观摩中国首台蒸汽机车“龙号”的复刻版。这些遗存、遗迹、遗址和文物,成就了唐山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底色。

“6号、7号水泥旋窑运转时间长达76年。”讲解员刘孟佳缓缓地为记者讲述着曾承载辉煌使命的几座水泥窑。历经130多年风雨的启新水泥厂,锈迹斑斑的水泥窑和红砖墙依然挺立。跟随刘孟佳来到水泥博物馆,沉浸式CAVE影院用原景展示了启新水泥的辉煌历史,让游客身临其境领略到启新水泥厂的百年传奇。

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元素“涌入”工业遗存,节假日举办的沉浸式主题活动,让游客在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等工业遗址,既能享受工业旧时光,又能体验城市休闲风。工业遗存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旅消费的提升。刚刚过去的“五一”,5月1日至5日,全市接待游客731.47万人次,旅游总消费53.4亿元。

唐山在城市转型的道路上,深挖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旅游市场,将历史、工业与现代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心心念念的河头老街,我来啦!”天津游客宁女士在河头老街不停拍照、录像,百盏巨大的唐风排阵灯笼、翩翩起舞的“大唐美女”……她将这些美景一一收入镜头。

“河头老街以唐山在地文化为主线,深挖唐山与唐朝的渊源,为游客打造了沉浸式匠心之旅,让游客体验到从看景到入景不一样的感受。”丰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徐小文说。

河头老街位于丰南区境内,因煤河、唐津运河两条人工运河的河头而得名。百年前,它是一条人工挖掘的运煤河,两岸商贾云集、盛极一时。百年后,沉寂已久的运河被“装扮”成北方大型全场景沉浸式夜游项目,火爆全国。

“穿唐装、吃美食、沉浸式游玩,是打开河头老街的正确方式”。宁女士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了游河头老街的感受,好友们纷纷点赞。

河头老街的魅力在于为游客打造了沉浸式的匠心之旅,提升了河头老街的商业品质和吸引力。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景区接待游客总量突破43万人次,单日最大游客接待量突破12万人次(5月2日),外地游客占比超90%。

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很“上头”。“瓮中捉鱼、海上撒网,我都特别喜欢,咱们下次还来多玛乐园玩。”5月11日这天,李欣妍和妈妈在曹妃甸区多玛乐园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多玛乐园是在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上建起的、以“渔”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旅项目。李欣妍和妈妈在多玛乐园像渔民一样撒网捕鱼,体验传统捕鱼之趣;操控电动抓鱼机、压力式游鱼捕捉智能装置等设施,借助科技手段,享受捕鱼之乐。

据多玛乐园工作人员介绍,园内高科技游乐项目达20余项,均为多玛乐园自主研发、建造和试验。该园每年5月至10月开园迎客,虽然全年营业时间较短,但年均接待游客量达60万人次。

唐山通过景区场景创新,为游客呈现了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交织的旅游盛宴。

构筑文旅新生态

伴随着一声唐山方言“稀罕你来”步入唐山宴,琳琅满目的美食、熙熙攘攘的人群“闯”入眼帘,游客的第一感觉是浓浓的烟火气。

“唐山宴将本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元素巧妙融入项目设计与运营中,以‘唐山味道’为主题,融合餐饮、文化展示、民俗表演等多种业态,通过场景化设计和互动体验,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唐山的历史与文化。”唐山宴副总经理魏永说,唐山宴2024年游客量超过670万人次。

“这里的小山炸糕、棋子烧饼、奶皮子酸奶……每样都好吃,还能观看皮影戏,简直太赞啦!”第一次来唐山的游客孙玲对唐山宴赞不绝口。

舞台上,评剧、皮影戏、乐亭大鼓等经典剧目每天轮番亮相;承载岁月往事的黑白电视机、算盘、老式农具等老物件,再现了老唐山的烟火生活,让游客感受这座城市的百年变迁。

唐山以“旅游+”为核心不断推陈出新,创新产品供给,打造了一批文旅新场景,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全域旅游业态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在迁西云天漫步健走小镇,许多京冀游客慕名而来。四面群山环抱的沙窝店村,健走步道在山中延伸,闲置农房变身精品民宿,让久居城市的人们静享安逸。云天漫步健走小镇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带动50名村民就业,农产品销售增长40%,让村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特色民宿、农产品深加工等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不仅更好地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而且也为偏远山村开辟了一条振兴之路。”迁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揣建良说。

稻梦庄园、乡愁作坊街、精品民宿街……遵化山里各庄依托农业特色,打造了乡村振兴综合体,掀起“城里人游乡村”热潮。该景区2021年至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281万人次,成为唐山乡村振兴的典范。

“山里各庄乡村振兴综合体是唐山文旅集团以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从市域走向全域的战略性重点项目。”唐山文旅集团文旅总监郑丁说。

编辑: 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