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17:19:37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小记者佳作合集——对话唐山蓝天救援队英雄

小记者佳作之32

大爱无疆赴缅甸 地震无情有蓝天

 ——小记者对话唐山蓝天救援队英雄

5月12日—5月18日是河北省“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7日上午,在唐山市传媒大厦唐山劳动日报社小记者对话唐山蓝天救援队英雄。通过讲述防灾减灾知识,分享迁安队孙伟彪、遵化队郭晓彬赴缅甸地震灾区救援经历,以及小记者提问等环节,为小记者和家长们提供了一堂生动的防灾减灾宣讲课。

唐山蓝天救援队应急协调中心是唐山市第一支民间救援队。目前有遵化队等11支分队,2支后备分队;共有1508名队员,成员有二院急救科主任、刑警、健身教练、中医调理师等各种职业背景;主要从事地震救援、城市搜救、山野救援、水域救援等实地救援和防灾减灾等知识宣讲以及重大活动赛事的安全保障。

崔明武主任告诉我们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就是七个字“伏地遮挡手抓牢”,要注意保存体力,利用敲击发出声音来自救。崔明武说,地震救援分为搜索、营救、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方面。目前常用的搜索手段有声呐搜索、红外搜索、犬搜索和人搜索。通过划分作业面,利用生命探测仪进行一字型搜索或者环形搜索,进行特殊标识后对灾害造成的被困人员进行位置确认,需要利用工程力学和数学知识,在三角形破拆口下利用罗马柱或者T柱支撑等做好狭小空间内的人员救援。

医疗救护方面要注意救援人员的身体伤势处理,心理疏导,预防挤压综合症的二次伤害。

后勤保障方面,救援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是一个团体的合作。这次去缅甸救援,两位队员各自携带了个人PPE、日常药品、应急食品近40公斤的物资。完备的后勤物资,是对救援队员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另外,蓝天救援队队员就水域救援和山地救援进行了图片故事讲解和救援装备的演示,小记者们同英雄们合影留念。

在小记者提问环节,我提出了最关心的“高温条件下救援的困难点和灾后的防疫工作是怎么做的?”通过解答,缅甸在当时已经气温40℃,体表温度50℃,地震发生后出现的“馅饼式”坍塌,对搜救困难很大,队员需要忍受尸臭、高温、蚊虫、语言不通等困难,通过完整着装,佩戴N95口罩,利用藿香正气水等来对自己进行防护(整体的灾后防疫由当地的卫生部门进行组织),最终通过中国各个队伍的合作努力,取得了最好的结果。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感觉到防灾减灾工作是很重要的。学校进行的消防演练、上次活动讲解的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父母告诉我外出要注意“三清三断”(清楼道、清阳台、清厨房,断电源、断气源、断水源)等,这些知识让我们从小就有了应对突发情况的本领,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唐山市路北区凤凰小学 陈冠旭

 指导教师 柴森


小记者佳作之33

生死时速—与生命赛跑的唐山蓝天救援队

今年缅甸突发了7.9级地震,强烈的余震一波接着一波,房屋倒塌,交通瘫痪,场景十分惨烈。世界各地的救援队飞速赶到灾区救助被困民众,其中那一抹亮眼的蓝色,就是来自唐山的蓝天救援队。

今天有幸做为唐山劳动日报社的小记者,参加对话唐山蓝天救援队活动。活动主要由崔队长介绍了唐山蓝天救援队的发展历程和成员组成,然后结合救援的每张纪实照片,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每一次惊心动魄的救援和每个感动的瞬间。其中崔队长说到救援中一要点就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随后展示并介绍了救援时需要的一些装备,比如:头盔、绳索、支撑架、生命探测仪等等。

活动最后是小记者们提问的环节:“在这次缅甸地震救援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救援时什么时候最痛心?”……救援队的队员们一一回答,当说到“在废墟中探测到有幸存者,但因为当时的救援条件困难,反复推演救援流程,最后得出结论是无法实施救援时”,大家也十分痛心,感叹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每一位救援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生命的敬畏。它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间。激发我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志愿者。

唐山市路北区七十七号小学 曹熙然

指导教师 宗晓蕾


小记者佳作之34

蓝天救援 为生命护航

5月17日上午9时整,我非常荣幸的见到了一群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为保人民安危,英勇无畏的生命守护者—蓝天救援队。

蓝天救援队是一支纯公义性民间救援组织,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有刑警、有健身教练、有中医调理师等,他们没有补助,没有奖金,买队服买装备都是自掏腰包,即使前去救援也要自备食物、水等物资。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唐山蓝天救援队接到任务的英雄们迅速准备必备的物资飞往缅甸。3月的缅甸高温持续,空气中弥漫着尸体的腐臭味,我不敢想象这些英雄在40度的高温和有大拇指那么大的虫子叮咬的情况下是怎样救出一个个伤员的?

灾难发生,房屋坍塌,浓稠的烟尘遮天蔽日,窒息的恐惧掐住咽喉,你以为生命将在此终结的时候,有一只沾满泥土却异常坚定的手紧紧拽住你的时候,请记住那一抹纯粹的蓝—蓝天救援队。

据统计,唐山蓝天救援队成立9年来开展过救援4142次,相当于每天救援1.3次,无论是地震搜救,还是野外搜救、水域搜救,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蓝天救援队英雄们的身影,他们是一群不图名利、默默奉献的英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永远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

扶轮小学 耿铭泽

指导教师 商学男


小记者佳作之35

听“蓝天救援队”讲述“生命守护”的故事

5月17日上午,阳光格外灿烂,作为《唐山劳动日报》社的小记者,我怀着雀跃的心情走进唐山传媒大厦。当看到身穿整齐蓝色队服的蓝天救援队队员们时,我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们挺拔的身姿、坚毅的眼神,就像超级英雄从电视里走出来一样,酷极了!

以前,我总是在新闻里看到蓝天救援队勇敢奔赴地震灾区、洪水灾区,争分夺秒地拯救生命。可今天,听着队员们亲口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救援故事,我才真正懂得,每一次救援背后都藏着无数的汗水与坚持。他们教我们紧急救援的小妙招,耐心讲解救生衣、破拆工具的神奇用法。那些平日里陌生的救援装备,在队员们的介绍下,仿佛都变成了守护生命的“魔法武器”。

看着他们展示救援时的照片和视频,我的心也跟着紧张又感动。蓝天救援队的叔叔阿姨们,用专业和爱心为大家筑起生命防线,他们就是现实中的“守护者联盟”!这次活动让我收获满满,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也要像他们一样,成为守护生命的小卫士!

唐山市路北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陈谦逸

指导教师 张瑞芳


小记者佳作之36

对话救援先锋  感悟使命担当

5月17日上午9点,我作为小记者来到唐山传媒大厦三层东报社全媒体演播厅,采访唐山蓝天救援队的英雄们。

在交流过程中,我向格格老师问道:“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之余,您通过什么方式来缓解压力、调整状态?”格格老师神情凝重,缓缓说道:“在救援现场,哪有什么工作之余啊。我们住在那些发霉的木板上,没有枕头,也没有床垫。当时正值炎热夏天,闷热又潮湿,心里别提多烦躁了。可一听到那接连不断的求助电话,满脑子就只剩下一个念头,赶快把他们救出来!就靠着这股信念,什么压力、疲惫都顾不上了。这信念支撑着我在救援的每分每秒,也成了我缓解心理压力的唯一办法。因为每救出一个人,看到他们重获生机的样子,心里就觉得一切都值了,压力也就消散了。”

听着格格老师的讲述,我内心深受震撼。唐山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在艰难困苦面前,凭借着对生命的敬畏和救援的使命感,直面压力,奋勇前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的精神也将激励着更多人在困境中坚守希望。

路南实验小学 王子荑

指导教师 刘冬妮


小记者佳作之37

对话唐山蓝天救援队赴缅甸抗震救援凯旋英雄

5月17日上午,我参加了一场震撼人心的交流活动——对话唐山蓝天救援队赴缅甸抗震救援凯旋英雄。他们刚刚从国际救援一线安全归来,分享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救援故事。

唐山蓝天救援队是唐山市第一支民间救援队。目前有遵化队等11支分队,2支后备分队,共有1508名队员。蓝天救援队还是一支纯公义性的民间救援组织,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有刑警、有健身教练、有中医调理师等,他们的所有物资都需要自掏腰包或者社会捐赠,即使这次去往缅甸的救援,也是队员们自筹的物资。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唐山蓝天救援队接到任务的英雄们迅速飞往缅甸。现场有小记者提问“叔叔,你们在缅甸救援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呢?”我本以为答案会是,遇难者施救困难,或者道路交通等造成的不便等与救援相关的问题。可当我听到:是缅甸持续40度的高温,是空气中弥漫着尸体的腐臭味,是大拇指那么大的虫子叮咬……我不敢想象这些英雄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怎样救出一个个伤员的?不知不觉我们的眼眶湿润了。

本次活动中,崔队长结合救援的每张纪实照片,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每一次惊心动魄的救援和每个感动的瞬间。其中崔队长说到救援中一要点就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随后展示并介绍了救援时需要的一些装备,比如:头盔、绳索、支撑架、生命探测仪等等。

这次活动让我收获满满,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也要像他们一样,用专业和爱心成为守护生命的卫士!

小记者荣华道小学 陈浩铭

指导教师 刘芳


编辑: 郝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