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海水可以喝 废渣变身工艺品
河北日报记者 王思达
5月16日上午,唐山市曹妃甸区,在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循环经济中心研发管理室主任程峥明的办公桌上,一个灰白色的笔筒格外引人注目。用手轻轻叩击,笔筒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是用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冶金渣制作的。”程峥明笑着介绍,“旁边那瓶水,也是我们厂的‘特产’。”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几瓶名为“海澄露”的饮用水整齐地摆放在桌边,瓶身标签上赫然标注着“水源:渤海海水”。
淡化海水可以喝,废渣变身工艺品,这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意,在首钢京唐已成为日常。
作为我省唯一一个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评为“无废企业”典型案例的钢铁企业,首钢京唐用“点石成金”的魔术,将海水和工业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高附加值产品,为绿色转型写下了生动注脚。
钢铁企业是用水大户,每产1吨钢需耗约3吨淡水。首钢京唐公司靠吹沙造地建起厂区,没有地下水源,也没有完备的地表水输送系统,炼钢用水从哪里来?
公司能源与环境部部长陈恩军指着纵横交错的管道说:“面朝大海,就得向大海要水!”
5月16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员工饮用用淡化海水生产的瓶装饮用水。 河北日报记者 王思达摄
看着眼前的热法海水淡化装置,陈恩军告诉记者:“它们将冶金工序中燃气产生的高温烟气转化为驱动汽轮机的能量,将海水蒸馏为淡水。”
“处理后的淡水甚至达到直饮标准,你尝尝!”陈恩军递给记者一瓶“海澄露”说,“我们职工日常都喝它,口感不比矿泉水差!”
在首钢京唐,被利用的不仅有海水,各种固废更是被“点石成金”。
“钢渣辊压与有压热闷产线,解决了钢渣处理的难题。”陈恩军介绍,通过有压热闷工艺消解钢渣中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提高钢渣安定性,再利用磁选技术从中提取铁元素,回用于钢铁流程,实现了废物的高效回收利用。
在厂区东南角,低碳胶凝材料产线正有序生产。“冶金渣和水泥在化学组成方面具有相似性,我们通过碱激发将冶金渣制成胶凝材料,使其具备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功效。”该产线生产负责人赵涛说,如今,厂区内多条道路、地坪铺设的都是自家产的“新水泥”。
发挥创意、拓展思路,首钢京唐还利用部分冶金渣制作了一批固废文创产品,程峥明办公桌上的笔筒,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除尘灰成了高炉喷吹的“碳粮”,钢尾渣“化身”路基料,水渣细磨后替代矿粉……目前,首钢京唐每年消纳固废数百万吨,开发出免烧砖、固废基低碳混凝土、路基料等二十余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