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 08:59:03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唐山天云社工志愿服务队:“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唐山天云社工志愿服务队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钱坤 通讯员 陈立新)当专业社工的智慧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碰撞,基层治理便有了温暖的注脚。唐山天云社工志愿服务队深入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以制度化、专业化服务,为社区群众编织起有温度的服务网络,成为唐山基层治理创新的鲜活样本。

唐山天云社工志愿服务队“爱心爸妈”团帮扶困境儿童。 武乐娜 摄

据悉,唐山天云社工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2年3月5日,由唐山市天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起成立,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围绕“为老养老、儿童关爱、社会救助、社区治理和社会事务”等具体内容,链接社会资源,发挥志愿者力量,为社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唐山天云共计招募志愿者298名,开展各类社区志愿服务115场,同步在“志愿汇”等服务平台发布各类志愿服务项目15个,志愿者服务总时长达到929.8个小时。

多维度发力,精准服务。为保障志愿服务有效开展,唐山天云从多个维度发力。在内部管理上,专人统筹协调,完善管理体系,出台《天云社工志愿者手册》,建立注册登记制度,开展全方位培训,为志愿服务筑牢制度根基;在资源整合方面,多方链接社会力量,引入社会组织作为专业支持,发展民间爱心个人和团体,形成了庞大而多元的资源网络;在项目设计上,立足服务对象需求,将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困境群体“红黄绿”三级动态管理体系。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服务对象,制定差异化服务策略,确保服务资源精准投放,既解决了人力有限与服务扩面的矛盾,又让每个服务对象都能获得最适配的关爱。

“专业+志愿”,激活基层治理“化学反应”。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下,专业社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社区需求分析,根据志愿者的不同特点和专业特长,开展针对性培训,并策划各类特色活动。在服务困境儿童过程中,团队发现孩子对“妈妈”角色的情感依赖更强,同时全职妈妈群体存在社交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渴望。为此,唐山天云以“微光成炬,‘童’向未来”为主题,精准招募全职妈妈作志愿者,打造情感共鸣与专业服务并重的志愿队伍。在路北区妇联指导下,全职妈妈团队已升级为“爱心爸妈”志愿服务联盟,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与社区自治组织,为困境儿童提供暖心陪伴、生活关怀、心理疏导等多种服务,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贴心守护者。

“五社”联动,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唐山天云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与社区自治组织,结合社区和困难儿童的需要,依托志愿者的专业特长,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品牌项目,如“五色花”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困境儿童课业辅导” 项目、“微光成炬,‘童’向未来”——困境儿童关爱守护之全职妈妈志愿服务项目、“爱心爸妈”志愿服务联盟项目、“我是小小推荐官,我为唐山代言”非遗文化传承项目等,这些项目不仅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还扩大了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通过项目化运作,将零散服务转化为可持续的品牌行动,形成“招募—培训—服务—评估”的闭环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从短期活动迈向制度化、常态化,切实为困境儿童撑起爱的守护网。

党建引领,红色引擎驱动治理升级。在党建引领下,“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二者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融合发展,确保服务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价值理念。

“他们比亲人还贴心!”91岁独居老人鲁凤芝表示,因时常受到社工和志愿者的生活照料和探望陪伴,老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爱。这种以党建引领、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相融合的方式,整合了各类社会资源,为社区重点人群提供定制化服务项目,推动了志愿服务的制度化、项目化和专业化建设,持续推动志愿服务向制度化、项目化、专业化迈进。

从需求评估到精准服务,从零散活动到品牌矩阵,唐山天云正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书写基层治理的温暖答卷。这种兼具专业高度与民生温度的探索,不仅为社区注入“治理活水”,更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共同体,为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编辑: 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