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09:21:0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文史丨温故而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可以:凭借。

【译文】孔子说:“温习过去的历史,能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这是以过去为师啊。”

就是“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道理。

古代皇室很注重子弟对过去经验的学习。贞观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

唐太宗编纂《群书治要》,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都是为了方便为政者学习,以便更好地管理国家。

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君王们若想懂为政之理,可看历史上别人治天下的得失,从而惕厉自省、励精图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知道过去,就能知道未来。以史为鉴,以过去为师,才能少走弯路,成为明君。

这句话直译的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若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前半句没问题,不合逻辑的是后半句。人人“温旧”皆有可能“知新”,那只说明你悟性的提高、知识的增加和对世界认识的深入,与做老师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联,需要孔子专门强调的呢?而且这个“新”,多数时候,是没有经过验证的个人经验,并非普遍性的真理,与别人讨论尚可,哪里就能成为人师,来“传道、授业、解惑”了呢?

直译是有明显缺陷的,我的翻译与南怀瑾老师的思想不谋而合。

(浅蓝)

编辑: 刘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