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小记者聆听唐山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朱慧老师讲解蘑菇科普知识。记者 刘大民 摄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赵欣)7月3日,33名唐山劳动日报社小记者踏入唐山市农业科学院,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食用菌科普研学之旅,以“学研一体”模式近距离感受食用菌科研的魅力。
食用菌、大宗蔬菜、特色蔬菜、玉米、花生、食用豆……在带队老师的指引下,小记者们通过院内悬挂的标识牌对农科院研究的品类有了初步了解。
“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是一株蜜环菌。”在“食用菌知识科普小课堂”上,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朱慧老师的开场立即点燃了小记者的兴趣。朱老师以娓娓道来的风格带领小记者走进食用菌的奇妙世界。他依次讲解了什么是食用菌,食用菌的分类、生长习性、营养价值等;以香菇为例,讲解人工种植、机械化生产过程;最后列举了各种毒蘑菇的特点、分布和中毒症状,叮嘱大家千万不要采摘、误食。
食用菌重点实验室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菌丝清香。“这些瓶瓶罐罐里,培育着我们研发的平菇、香菇等10余种食用菌菌种。”小记者们仔细观看,惊叹于菌丝体的世界,“菌丝好像白色的蜘蛛网!”实验室刘老师拿起一个装满白色菌丝的培养瓶,向小记者介绍,“这里的温度、湿度都要精确控制,就像给小菌种们打造专属‘育婴房’。”李娟创新工作室里则集中展示了食用菌的科研一线成果,各种各样的新奇蘑菇让小记者大开眼界。
在食用菌大棚——蕈菌园内,小记者们近距离观察到平菇、灵芝等食用菌的生长状态。看着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菌棒上,萌发出形态各异的蘑菇,小记者不禁发出阵阵惊叹。专家老师详细讲解了每种食用菌的特点,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措施,还现场解答了小记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参观结束后,令人期待的“培养蘑菇宝宝”任务随之开启!农科院的老师们将事先装好的菌棒交到小记者手中,并讲解了栽培步骤、管理方法,希望小记者带回家好好观察菌棒的生长情况,见证蘑菇“长大”。陈谦逸小记者第一个接过菌棒,表示会悉心栽培,争取收获新鲜的蘑菇。
“原来小小的蘑菇里藏着这么多科学知识!”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食用菌培育的科技奥秘,还能激发他们对农业和自然的探索兴趣,对农业生产的辛勤付出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