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皮影主题乐园:
让非遗在孩子的笑声里“活”起来
记者 周枫
暑期旅游旺季已至,唐山皮影主题乐园内童声鼎沸。刚过上午9点,皮影巨人滑梯那儿就跟开了锅似的,8 岁的张梓轩攥着衣角,跟小伙伴们喊得脸红脖子粗:“看我的!保准比你快!” 哧溜一下滑到底,他扶着膝盖直喘气,小手还不忘比划着:“这滑梯跟会动的皮影人儿似的,比爷爷书房里的皮影戏还带劲!”
旁边的梓轩妈妈笑着掏出湿巾给孩子擦汗,眼里全是欣慰:“你看这儿的木马、小火车,连地上的图案都带着皮影样儿。孩子在这儿疯玩一天,回家就追着问‘驴皮影是啥做的’,比看书本管用多啦!”
这座位于南湖景区少年世博园区域的中国·唐山皮影主题乐园,是国内首个大型以皮影主题的亲子乐园,包含皮影剧场、皮影旋转木马、文创馆、魔幻森林等含有皮影元素的项目,成为孩子们游玩和学习传统文化的首选地之一。自开园以来,已累计吸引超过百万游客前来感受非遗魅力。
园区文创馆里,工作人员为游客准备琳琅满目的皮影文创产品。记者 张北男 摄
创新设计:让非遗“活”起来
家住路南区的王大爷今儿特意带着孙子来玩,刚进园就被门口的“皮影兔”一家逗乐了:“这兔爸兔妈穿着花衣裳,俩小兔儿还举着皮影杆,比老戏台子上的影人儿可亲多啦!”
唐山皮影历史悠久,也称为“乐亭影”“滦州影”“驴皮影”等,它与评剧、乐亭大鼓并称“冀东三枝花”。2006年,唐山皮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何让非遗“活”起来?如何让孩子从小爱上传统文化,并传承下去?唐山皮影主题乐园给出答案。市文旅集团一名负责人介绍说:“依托于我市深厚的皮影文化,希望通过主题乐园的打造,让皮影戏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能更多地在年轻一代和孩子之间产生影响和共鸣,焕发出新的光彩。”
步入主题乐园,萌趣可爱的“皮影兔”一家——兔爸“唐皮儿”、兔妈“唐影儿”以及他们的孩子“唐心儿”和“唐宝儿”热情迎客。这些精心打造的IP形象,以亲切姿态传递着唐山独特的皮影文化记忆。乐园紧扣“舞动的皮影,行进的唐山”设计理念,将皮影艺术的线条、色彩与故事巧妙编织进每一处景观、建筑和游乐设施,甚至延伸至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构建了一个沉浸式的皮影童话世界。
文创馆里,来自山西的游客李大姐正陪闺女选购纪念品:“咱老家也有皮影,可没见过这么多花样!孩子特别喜欢,说要多买些送给班上同学。”
寓教于乐:让传承“趣”起来
在皮影手作体验馆,5岁的萌萌正举着自己刚做好的皮影兔给爸爸看:“这是我做的皮影兔‘唐心儿’,还能动呢!”妈妈李女士一边收拾工具一边感慨:“在家给她看皮影戏视频,她总坐不住。今儿自己画、自己剪,现在知道皮影人儿为啥会跳舞了。”
作为“唐山市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唐山皮影主题乐园将其“活化”基因深度融入教育,寓教于乐,将有趣、有益的元素融入到娱乐和体验项目中,让传统文化有更多新的生机,使孩子们在游玩的时候就能更深入地了解皮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在皮影主题乐园的入口处,摆放了既有神话传说孙悟空、功夫明星李小龙等传统中国元素皮影造型,也有美国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动漫角色“美国队长”等国外家喻户晓的皮影造型,让孩子们一进门就爱上皮影。
此外,沉浸式的皮影制作,定期的皮影戏表演、结合乐园特色开展的低碳环保教育等活动,都巧妙地将传统文化精髓嵌入互动实践中。这种“玩中学、学中乐”的深度体验,让文化认同的种子在孩子的欢笑中生根发芽。如今,唐山皮影主题乐园已然成为京津冀家庭周末出游的热门之选。
四季运营:让欢乐“全”起来
“自打免费入园,我每周都带孙子来!” 家住附近的刘阿姨推着婴儿车,车里的小孙子正指着天上的皮影造型风筝咯咯笑,“以前一张票几十块,来一次得掂量掂量。现在刷身份证就能进,孩子能在这儿认识新朋友,还能学老祖宗的手艺,多好!” 2024年12月8日,唐山皮影主题乐园推出惠民重要举措—— 打破行业“门票经济”固有模式,面向全年龄段游客免入园门票。相较于往年秋末冬初这一旅游淡季,皮影主题乐园免入园费后,游客同比增长近10倍 。
冬天来这儿也不冷清。去年雪后,市民赵大哥带着全家来玩冰雪项目:“没想到冬天更热闹!那皮影巨人雪坡,我跟儿子比着往下滑,媳妇在旁边拍视频,一家子笑得嗓子都哑了。这才是把老玩意儿玩活了!” 为打破季节桎梏,破解北方冬季旅游淡季难题,乐园连续多年匠心打造“皮影心动力 冰雪欢乐季”。7万多平方米的超大规模梦幻冰雪世界里,刺激的皮影巨人雪坡、梦幻的冰城堡大滑梯等项目,让游客在银装素裹中依然能感受皮影文化的魅力。
从尘封展柜跃入活力乐园,从夏秋火爆到四季常热,当非遗从课本走进滑梯与冰雪,在孩子掌心生根发芽——唐山皮影主题乐园用多维创新实践,完成了传统文化传承的破题,让这项古老技艺变得可亲近、可体验、可互动、可传承。更以百万游客的欢笑为证,为非遗焕新树立了可复制的文旅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