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08:34:32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马行晓:数据赋能勇立潮头 为民初心终始如一

数据赋能勇立潮头 为民初心终始如一

——市人大代表、迁西县大数据中心主任马行晓的双轨奋斗篇章

记者 媛媛 通讯员 马惠

自全市人大代表“立足本职、为唐山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马行晓积极响应,主动投身,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以卓越的智慧为迁西发展建言献策,用扎实的行动彰显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在数据产业与民生关怀的双轨道上,书写着动人的奋斗故事。

身为迁西县大数据中心主任,马行晓注重学习,深刻领会全国省市数据工作会议精神,始终保持对专业知识的强烈求知欲。她多次奔赴上海,走进浙江大学等高校学府,汲取前沿的数据发展理念,深入钻研县域数据产业发展方向,以开阔的视野为迁西数据产业谋篇布局。

在她的主导下,本地云数据中心拔地而起。这座数据“堡垒”为迁西县委县政府政务、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着高效、稳定且安全的云计算服务。依托本地化的云资源,区域内数字化转型需求得到有力支撑,数字经济也由此成为迁西经济增长的全新引擎。

数据整合共享方面,马行晓带领团队积极作为。他们搭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迅速完成与市数据局的技术对接,在全市对接工作中遥遥领先。为扎实推进数据共享工作,团队开展多次专项培训,已编制数据目录5130条,归集数据达32.6亿条。此外,他们还对全县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数据摸排调查,为企业数据归集和行业赋能做好充足准备,并持续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致力于构建完整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

在社会治理创新上,马行晓秉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原则,将迁西县矿产资源监督服务平台与网格化平台深度融合。借助智能AI摄像机和无人机飞检实现“空中看”,依靠固定点位视频监控做到“地面查”,通过平台融合达成“网上管”。这一创新模式覆盖全县300余个行政村重点点位,贯通县乡村三级,联通多个部门,形成严密的治理神经网络。如今,387条工单均已处理并完成闭环管理,全新的联动体系反应灵敏、协同高效、决策科学,实现“一张图、一体化”的智慧管理。

产业升级同样离不开数字赋能。马行晓推动搭建的“迁西板栗食品信息追溯管理平台”,构建起从种植投入品使用、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的全周期监管链条。每一批次板栗都拥有唯一的“电子身份证”二维码,集成12类核心数据,实现“一品一码、全程可溯”。企业通过系统完成注册认证等流程,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板栗产地、检测结果等详情,有效破解“真假迁西板栗”辨别难题。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全县60%规模化种植基地。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企业品牌溢价,预计优质板栗在高端市场售价较普通产品高出30%以上,还使政府监管效率提升40%,假冒产品投诉量同比下降65%,实现“保安全、树品牌、扩市场”的多重目标,为特色农产品产业数字化贡献了可复制的“迁西经验”。

在马行晓的带领下,迁西县大数据中心硕果累累,荣获第三届鼎新杯数字化转型应用优秀案例、河北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应用场景生态农业类十佳应用场景、河北省数字乡村典型案例等诸多荣誉。

“我出生长大都在唐山市里,既然命运让我来到迁西工作,喝着迁西的泉水,我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大山的女儿’,必须全身心投入到这片土地,为群众做些什么才心安。”马行晓由衷地说。

在乡镇任职时,为了让村里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原本羞涩腼腆的马行晓,勇敢地挎着一篮子核桃、板栗走进繁华大超市,敲开总经理的门,成功为农民开辟出致富新路径。面对一对失怙的智障孩子,她按时按节送去衣物食品,给予他们温暖关怀,并多方奔走,最终将孩子送入市儿童福利院,让他们拥有正常的童年生活。

即便离开了乡镇岗位,马行晓依然心系群众。西莲花院村的一名群众因车祸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百万治疗费用压得家人喘不过气,其女儿也因家庭变故产生辍学念头。马行晓得知后,内心深受触动。她迅速联系爱心组织,为这名女孩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她用知识改变家庭命运。该女孩真情地说,是马行晓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同时,马行晓还积极组织身边爱心人士捐款,汇聚起温暖力量,帮助申请司法救助金,让这个陷入困境的家庭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马行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份责任与担当,在数据产业发展与为民服务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编辑: 刘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