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湾社区老人的幸福生活
记者 闫妍 通讯员 马雅雄 杨洁
“现在社区活动场地特别多,室内室外都有,严寒酷暑也不耽误我们娱乐学习!” “社区食堂方便可口,大热天不用在家做饭了。”“幸福感越来越强,为我们老年人考虑得周全……”
夏意正浓,走进路北区橡树湾社区,十几位老人组成的社区舞蹈队在微风习习的凉亭内,排练着新创作的舞蹈。提起社区近些年在环境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舞蹈队的成员们如数家珍,尽是欢声笑语。
“我们老年人现在是社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80岁的李墨琴老人告诉记者,立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区引入了第三方机构幸福家园康养集团,建成了集社区食堂、绿色便民超市、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短期托护、心理咨询等一体的现代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些年社区不断升级设施、服务优化,很多外地的亲朋好友都羡慕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同为舞蹈队成员的彩凤和丽蓉老姐俩赞叹道。
临近中午,社区里幸福家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餐厅迎来了就餐的老人们。郑大妈是餐厅的“铁粉”:“年龄大了,天天做饭有点吃力。这里饭菜挺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而且餐厅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条件与生活习惯,在细节上都挺用心。就餐桌来说,特别设计了一个向内凹进的弧度,这个弧度适合那些肚子大或者坐轮椅的老人,让他们能有更好的用餐体验。”
耄耋之年的吕大爷也早早来到食堂准备吃午饭,“自从开了这个社区养老食堂,我一天三顿都来这里。”吕大爷说,“服务中心功能齐全,各个区域看着挺干净,让人心里畅快。”
“社区食堂每天提供菜品30余种,人均十几元就可以吃到荤素搭配的健康美食,70岁以上老人还额外享受打折优惠。”橡树湾社区书记李大光介绍道,针对居民反映高龄独居老人外出就餐不便的问题,社区党支部与食堂运营单位多次协商,拓展业务范围,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送餐服务。据统计,目前可供150余人同时用餐的社区食堂,每餐翻台率三到四次,日送餐量120次。
橡树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项目设立之初就统筹考虑社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对周边环境及中心功能室进行了整体建设。中心内部设有多功能活动厅、康复理疗室、老年食堂、书画室、多功能培训室、阅览室、儿童娱乐室、日间照料室等服务设施。社区便民超市内新鲜果蔬、肉蛋粮油、日用杂货琳琅满目,填补了小区周边商超配套的空白。在中心附近的空地、走廊还增设了老年人及儿童的娱乐设施,进行了地面平整及绿化。
午后悠闲时光,在中心的多功能活动厅里,一部分社区老年人专注沉浸在乐器葫芦丝的练习演奏中;而在另一侧的休闲娱乐区,一些爱好书画的老年居民则兴致盎然,互相切磋。“来到社区老年大学,极大丰富了生活内容,感觉每天都很充实、快乐。”刚刚结束葫芦丝演奏的王大爷说。
中心投入运营后,区、街两级积极联系各方资源,老年大学和家政中心等组织先后入驻。社区的助老关爱服务紧扣“养老+休闲+医疗”,以中心为起点,统筹利用健身广场、休闲长廊,打造百姓身边的“体医养”智慧健康空间。中心的多功能厅、台球厅、日光休闲区、棋牌区、阅览区、书画区,满足了居民的多样化精神需求,老人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写书法、打乒乓球、打太极拳等,社区党支部每月都会组织开展免费体检、防诈宣传、老幼亲子活动。
“现在很多小孩都是老人在带,‘一老一小’是社区服务的重点。”李大光说,为了解决这一部分老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在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下,社区里“童伴成长”项目设置了淘气堡、美工区、构建区等功能分区,通过营造“乐玩”“享玩”“酷玩”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一系列贴心、暖心的养老服务举措深入人心,一场场新颖、接地气的社区活动持续开展,橡树湾社区内处处充满着浓浓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