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07:03:2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探访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触摸唐山工业百年创新脉搏

探访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

触摸唐山工业百年创新脉搏

□记者 周枫 杨文进 通讯员 翟杰 刘品卿

图为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门前的“龙号”机车与雕像。记者 杨文进 摄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万木葱茏的唐山文旅集团所属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最吸引人的是馆外复原的“龙号”机车雕塑,以及一座大型雕塑上的8组人物群雕。他们仿佛沿着中国自建的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乘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从历史深处呼啸而来,使所有游客不禁驻足沉思。

一辈辈民族工业开拓者傲然前行的身影

“孩子放暑假了,正好带他来感受一下唐山的历史,尤其是唐山工业发展的历史。”市民刘先生带着孩子正朝着展厅走去,他说自己上下班时经常在这座博物馆门前经过,但一直没有进来过。这次孩子刚放暑假,就决定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

父子俩漫步“百年工业之路文化长廊”的木栈道,旁边的一块块展牌,铭刻着唐山百年工业发展历史的介绍,是一辈辈民族工业开拓者傲然前行的身影。

这些凝固的雕像背后,跃动着中国工业史上最璀璨的群星:从近代实业巨子周学熙,到铁路先驱詹天佑、茅以升;从开滦煤矿的创办者唐廷枢到唐山交大的罗忠忱,再到跨国合作的汉斯·昆德、金达。这种精妙的人物组合打破了时空界限,将“师夷长技”与自主创新的双重轨迹并置呈现,恰如唐胥铁路上并行的钢轨,勾勒出中国工业化的独特路径。

常先生夫妇也常带着两岁的儿子来此参观。一边细细观看展馆内外摆放的丰富的照片、实物、雕塑等,一边说道:“孩子虽然比较小,但想让他有个初步的印象。我市免费的博物馆挺多的,多带孩子去看看,既能让娃长见识,对咱这城市的文化发展也有帮助。”

吸收国际国内工业博物馆最新理念

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以“吸收国际国内工业博物馆最新理念,深度挖掘唐山工业精髓,打造一流特色主题博物馆”为宗旨。博物馆在尊重原有建筑外观风格基础上,利用原大城山西麓的城市展览馆建筑及周边环境整体规划改造,总占地面积110亩,场馆面积6000平方米,于2017年6月启动施工,2017年9月竣工运营。

该馆的主展馆建筑原为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粮库,这种“工业建筑再利用”本身就是对工业遗产的生动诠释。规划设计为“一轴、两区”,“一轴”为唐山百年工业之路文化长廊,融合世界工业发展史及中国工业发展史,展现了四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进步革新及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与未来展望;“两区”为室外景观区和室内文博体验区,主要展示唐山工业发展的典型成果及唐山工业发展的突出代表人物。

在互动体验区里,游客能触摸到开滦煤矿的煤层标本,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成为可感知的温度。十二中7年级的一位男孩跟着父亲参观后说,通过参观展览了解了唐山的工业历史,感觉非常令人振奋、骄傲。“我以后要努力学习,为唐山建设贡献力量!”

在唐山这座以“中国近代工业摇篮”著称的城市,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犹如一部立体的工业史诗,将百年工业文明浓缩在方寸之间。这里不仅是钢铁与机械的陈列场,更是一座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去年,该馆接待游客近70000人。

将工业历史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

记者在馆内看到,展陈以城市工业发展为脉络,通过视频演示、实物展示、图片回顾、互动体验等综合展示形式,系统全面地展现唐山近代工业、唐山现代工业发展历程及英雄城市、再创辉煌的发展历程。通过免费开放、研学活动等设计,新一代的工业文化基因正在这里萌芽。从1881年唐胥铁路的汽笛,到今天智能制造的代码,一代代开拓者在这里完成跨越世纪的对话。当孩子们在“未来工业”互动屏前描绘构想时,他们或许正延续着詹天佑测绘铁路时的专注,传承着茅以升攻克技术难关的执着。这种生生不息的创新血脉,正是中国工业文明最珍贵的遗产。

唐山历史学会顾问杨磊介绍,这个展馆把开滦、唐钢、启新等唐山主要工业内容收纳进去了,对于宣传唐山的工业历史文化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上次召开省旅发大会时,杨磊老先生曾经为7家外地媒体在这里介绍唐山工业的历史。他认为,这个博物馆的内容非常综合,位置也得天独厚——周围有唐山博物馆、大城山公园、凤凰山公园、劳动公园、金达记忆馆、培仁文化街区等,交织成唐山工业文博的“网”,在宣传唐山工业历史文化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编辑: 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