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09:45:0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河北日报

唐山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唐山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从“老街”焕新看城市如何更新

□记者 师源 王育民 见习记者 安洋

青灰色的老建筑营造怀旧氛围,街边的非遗体验店带火消费……7月17日,眼见着建国里文旅街区(以下简称“建国里”)旧貌变新颜,附近的老住户李冰喜不自禁地说:“老街现在是既有烟火气,又有新潮范儿!”

5月1日,唐山市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国里正式开街。它以民国风文旅商业街的崭新面貌重现昔日繁华,单日最高客流量超10万人次,成为唐山城市文化的又一张名片。

今年,唐山市持续加快城市更新步伐,通过空间重新整合、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重构经济生态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更新、优化老街,在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的同时,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群众由此共享城市发展红利。近日,记者走进建国里等城市“老地标”,感受新旧交融蝶变带来的活力。

老街“硬核升级”

城市添新景

7月9日,唐山河头老街大型实景演出,吸引大量游客观看。记者 赵杰 摄

头顶的巨型天幕霓虹流转、脚下的地砖镌刻着历史、随处可见的艺术陈设创意满满……在唐山市路南区建国里,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店铺林立的街道上,复古风格与时尚元素碰撞出活力火花。

一条老街,浓缩半城烟火。建国里所在的建国路曾是唐山市历史最悠久的商业街之一,被老唐山人誉为“城市原点”。但随着城市中心西移,建国里逐渐没落。今年,随着唐山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展,建国路市场及周边配套基础设施统一改造提升,以商业街的身份重新亮相。

建国里项目占地10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项目对标3A级旅游景区标准,整体规划有特色市集、主题展览、艺术策展等部分,打造出标志性天幕、特色美陈、无动力装置等硬件设施,增强街区艺术性与打卡属性,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作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国里采用“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多元更新模式,统筹历史文化保护、城市生态修复、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唐山原点商贸文化精彩再现。

记忆里的“大表”化作精美摆钟、八角广场成为表演“大舞台”、玻璃幕墙映出百年青石门框……在建设过程中,建国里将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市井烟火气得以保留和延续。

不仅是建国里,以文化为魂、以民生为本的更新理念,正在重塑唐山这座百年工业城市的肌理,让新地标延续城市根脉。

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城市更新项目,培仁历史文化街项目依托百年老校培仁女中旧址楼,在原有6栋老建筑改造的基础上,增加了6栋风格相近的仿古建筑,形成“培仁历史文化街”。

为保护街区整体风貌的原真性,唐山市组织专业设计团队和具有文物保护资质的施工队伍,协同进行修缮,并统筹街区规划业态布局和业态类型,以历史文化保护为主线,实施街区商业、文化等设施改造升级,形成集餐饮、旅游、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漫步在这条历史街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从前。”来自天津的游客苏晓北说,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往往从踏入这样一条充满市井气息的街道开始。

2021年,唐山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2022年以来,唐山中心城区共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912个,已完工项目667个,实施了25个城市更新单元,11项经验做法、10个典型案例列入国家、河北省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科科长王冉介绍,在2025年至2027年城市更新行动期间,唐山将完成11.93公顷的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盘活100公顷存量低效用地,改造面积达22.26平方公里的5个老旧片区。

老街“出圈”

带来消费新活力

7月18日,从建国里北口进入街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千余平方米的二次元潮流集合店——布谷社。店内,有着日漫、国漫、国乙、游戏等各类二次元IP,形成了“商品+场景+社交”的复合业态。

“没想到二次元周边店开到了家门口。”唐山市民杨阳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东西种类丰富,甚至还有绝版产品。

老街区焕发消费新活力。建国里突破了传统商业零售的局限,引入策展、音乐酒吧、二次元等一系列新型业态,打造可漫步、可欣赏、可游览的商业街区。

在地理学家咖啡馆,品尝一杯带着“山川气息”的手冲咖啡;在几何书店,感受时光在书页翻动间的缓缓流淌;在音乐房子,享受一场激情四溢的音乐派对……让传统与潮流在街角相遇,建国里凭借“城市记忆+新潮玩法”的混搭风,实现逆生长,火速“出圈”。

7月18日,香港巧膳坊内,十几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人们的交谈声、店家招呼声不绝于耳。看重建国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服务效率,这家米其林推荐餐厅将唐山首店开在了这里。

7月18日,游客在唐山市路南区建国里商业街区游玩。记者 师源 摄

“此次城市更新,就是要以全新的业态内容,将街区打造成全市消费新地标,满足市民购物、娱乐、社交等消费新需求。”建国里运营总经理陈庆华说。

为此,建国里积极建设首发经济生态,引进法餐、巧膳坊等5家米其林品牌,吸引有爱电竞酒店、五洲艺创等一线城市文化类品牌入驻,街区首店品牌占比近50%,形成一个集文化、旅游、商业、餐饮于一体的消费新场景。同时,街区持续推出美食节、老字号嘉年华、戏剧节等特色主题活动,为消费者带去多元化的消费体验。

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推出沉浸式主题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参与深度体验;培仁历史文化街通过传统民俗与现代创意的碰撞,以市集、非遗表演等多彩活动集聚八方游客;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深挖工业文化元素,打造特色文创产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在唐山,一批“老地标”通过城市更新,持续打造消费新场景,焕发消费新活力。

以点连线成面。唐山市以老街巷、老地标等消费集中区域为重点,联动周边3公里内餐饮、购物、休闲、娱乐、文化等多种业态,重点打造万达广场、唐山宴、太阳城等地标性消费集聚区,持续优化消费场景与体验,提升城市竞争力与影响力,促进经济与消费增长。

实施“城市更新+”模式

旧空间有新天地

6月22日,“杨丽萍孔雀窝”艺术空间在建国里开业。“作为一家沉浸式艺术体验中心,我们融合民族特色服饰展示、沉浸式艺术体验、舞蹈教学等多元业态,与街区内首进品牌矩阵形成文化共振,为百年历史的唐山老街区注入全新活力。”该艺术空间相关负责人说。

“老唐山”遇上“新国潮”,让建国里成为市民和游客感受文化交融碰撞的好去处,也成为唐山“城市更新+”模式的新典范。

唐山因煤而建、因工而兴,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工业文化元素浸润百年工业重镇的每一个角落。“近年来,我们按照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的理念,推动城市更新行动,通过探索‘城市更新+’模式,充分融入文化、生态、体育等元素。”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张晓刚说。

湖水清澈,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夏季,走进位于开平区的唐山花海,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从昔日污水横流的‘工业疮疤’,到如今草木葱茏的‘城市绿肺’,唐山花海的绿色蝶变尽显生态修复之美。”张晓刚介绍,唐山花海作为示范更新项目之一,通过“城市更新+生态修复”模式,让城市添“颜值”、增“气质”。

“想要一站式体验飞盘、射箭、攀岩,去哪里?”“当然是运动之山!”……如今,作为唐山城市文脉之山,大城山有了新标签——运动之山。

让这座承载几代唐山人记忆的山焕发新活力,得益于“城市更新+运动休闲”建设项目。

据了解,大城山“运动之山”项目在大城山公园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户外山地运动专项化全面提升改造,成为集山地运动体验、森林探险、多彩主题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户外运动示范区。

“我们通过城市更新,将城市休闲和山地运动、新兴户外和森林探险巧妙结合,同时组织贯穿全年、形式多样的大众体育系列活动,赋能城市健康活力,为唐山体育产业发展注入蓬勃生机。”大城山“运动之山”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23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布2025年河北省城市更新范例名单,大城山“运动之山”项目入选完善城市功能范例。

大型实景剧、主题巡游、特技表演……7月13日晚,唐山河头老街灯光璀璨,热闹非凡,不同类型表演轮番上演,现场游人如织,欢声笑语不断。

据河头老街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街区如今已成为唐山文旅新活力所在,单日最大接待游客量超12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超过80%。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火出圈的街区,竟是2022年启动更新改造的新景区。在此之前,这里曾是一条“停摆”了十几年的运河。

前不久,唐山市河头老街文化街区改造案例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二批典型案例,是我省唯一入选案例。“整合存量低效产业空间,也是城市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张晓刚说,以河头老街为范例,他们将依托“城市更新+”模式,以低效用地再利用,促进城市空间转换升级与产业提质增效紧密结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保障产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