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22:02:1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大爱唐山微信公众号

双争光荣榜丨唐山市2025年6月份“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发布

近日,唐山市文明办发布了2025年6月份“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

贾云栋、张兴会 唐山市海港开发区近海救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

王东 唐山市曹妃甸区中山路街道四海公寓社区党支部书记

马海 唐山市冀东油田研究院信息中心QHSE工程师

陈子义 唐山市丰南区岔河镇王各庄四村村民

王艳秋 唐山迁安市圆梦爱心协会理事

曹宇 唐山市丰润区燕山路街道欣园社区居民

于亚男 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教师

刘钊 唐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部员工

刘峻利 唐山市迁西县旧城乡粳子峪村服役人员(现役军人)

张广华 唐山市玉田县杨家板桥镇帮道窝村村民

唐山市2025年6月份

“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

贾云栋、张兴会:英勇救人守护海上生命

2025年5月28日清晨,中南沙滩笼罩在金色的阳光中,海边游玩的人们沉浸在享受海浪、沙滩的惬意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了这份祥和,一名男孩在追逐浪花时沙滩突然崩塌瞬间被水流卷走。正从甲板上船的唐山市海港开发区近海救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贾云栋发现海中挣扎的孩子,大喊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冲向甲板边缘,探出大半个身子在翻涌的浪花中精准抓住孩子手腕,与闻讯赶来的队友张兴会默契配合,一个负责牵引、一个专注固定,终于将孩子从湍急的海水中拉上安全的甲板。他们将孩子交给家长,确认无碍后默默离开。三十年来,这样的场景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他们是海上的“生命守护者”,更是新时代文明的摆渡人,让“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在浪花中代代传承。

王东:以共建促共享服务群众

唐山市曹妃甸区中山路街道四海公寓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东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所在社区先后获评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市A档基层党组织、市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针对双职工家庭多的特点,她创新推行“错时+预约+精准”暖心三服务机制,惠及居民万人次。她整合辖区资源,增设综合服务场所、儿童游乐设施等惠民项目八十余个,与华北理工大学等四十余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联动开展中医义诊、移风易俗活动五百余场次。她探索“设施联建、服务联做、文明联提”的治理模式,构建起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打造出“四海一家”特色服务品牌。

马海:紧急施救挽回晨练心梗患者生命

2025年5月10日7时14分许,冀东油田研究院信息中心QHSE工程师马海正在人民公园晨练,突然发现有人倒地便迅速上前查看,发现患者意识丧失、面部挫伤、口鼻出血、面色发绀,无自主呼吸及心跳。凭借掌握的急救常识,他和队友配合迅速开展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最终使患者恢复了意识,还配合赶来的救护人员将患者移至中心医院急救,专门向医院ICU重症监护室主治大夫汇报抢救经过和患者症状以便采取针对性医疗方案。医院急救中心大夫及患者家属对马海等足球队员规范化的院前急救处置和持续性人文关怀给予高度评价。

陈子义:十余年守护患病妻子诠释真挚爱情

在唐山市丰南区岔河镇王各庄四村,村民陈子义坚持照顾患病妻子十余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真情。2014年夏,妻子突发脑梗多病缠身,他倾尽三十万元积蓄、举债救治,面对病危通知书从未退缩。为照顾瘫痪妻子,他每日坚持按摩护理,自制多功能护理床;同时还侍奉年迈母亲与患脑血栓的岳母,凌晨备餐、洗衣洒扫,将四口之家的重担扛在肩头,十余年间以老茧密布的六旬双手托起三个至亲的生命重量。从青丝到白发,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誓言,在清贫中筑起爱的长城。

王艳秋:率先垂范诠释奉献之美

唐山迁安市圆梦爱心协会王艳秋自2018年加入协会以来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乐于助人、甘于奉献。从最初的捐款捐物,到组织活动、出谋献策等志愿工作,她先后参加爱老敬老、红色基因传承、抗震救灾、帮扶困境儿童及残障人士等各类志愿活动九十余次,奉献爱心时光累计三百余小时,捐款捐物总价值约两万元,用实际行动让爱心不断传递。她经常说:“要向先锋模范学习,传承志愿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律己利他,集小善,成大爱。”她先后荣获迁安市“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优秀志愿者”“公益之星”等荣誉。

曹宇:无私照料残障邻居传为佳话

唐山市丰润区燕山路街道欣园社区居民曹宇1992年12月退伍,就职于燕山路街道公益岗。2018年,常年独居的邻居孙全利因工伤导致下肢四级损伤行动不便。得知这一情况后,他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每天帮助邻居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定期理发。每当邻居家电器、灯具出现故障,他总是第一时间上门修理。夏季天气炎热,他自费为邻居家安装空调,定期帮助清洗衣裤、床单,定期用理疗仪为其治疗腰椎。在曹宇的精心照料下,孙全利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家里干净整洁,性格也开朗自信起来。他的无私关爱不仅改变了孙全利的生活,也成为社区里的一段佳话,激励着更多人去关爱和帮助他人。

于亚男:身患重病坚守讲台十余年无怨无悔

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教师于亚男从教十五年来深耕教学一线,因患严重的腰椎病和颈椎病经常引发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有时疼痛导致无法入睡,医生建议她至少休息一个月。在养病期间,她自行购买特殊的电脑支架躺在病床上给孩子们准备教案、总结复习重点,症状稍有缓解后便忍痛走上讲台坚持上课。她爱岗敬业、踏实勤奋,以对职业的崇敬和多年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市级骨干教师的荣誉,还多次在市、区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她无怨无悔地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以实际行动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刘钊:发扬“螺丝钉精神”扎根一线攻坚克难

唐山银行员工刘钊扎根金融科技一线,始终发扬“螺丝钉精神”日夜攻坚。在编制《测试点编写标准化手册》过程中,他将多年经验凝练成七十余条实操指南,推动团队工作效率提升20%。在总行机房搬迁工作中,他连续三十六小时驻守,逐条验证交易链路,完成五十余个系统的精准核验,保障客户服务“零感知、零中断”,实现业务系统平稳切换。他主导账户风险监测系统测试工作,针对资金链追踪、异常行为识别等关键环节,创新设计三百余条风控评估规则,反复优化模型逻辑,使系统误报率下降10%,年均精准拦截涉诈可疑交易上万笔,为客户成功规避潜在资金风险。他以勇于开拓的精神筑牢金融安全防线,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银行人的风采。

刘峻利:见义勇为救助群众赢得广泛赞誉

2025年2月17日,现役军人刘峻利探亲看望父母时,路过迁西县彩虹桥北盛泰家园信用社,偶遇因突发疾病倒地的张先生。他飞奔过去,一边拨打急救电话,一边脱下外套铺在患者身下,跪在地上实施急救。随后,救护车赶到,他配合医护人员将张先生抬上车送往急救室,确认患者脱离危险后默默离开。事后,张先生经过多方打听,得知救他的军人叫刘峻利,是旧城乡粳子峪村的热血青年。为了感谢刘峻利这种见义勇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行为,张先生将“危急时刻显真情 感谢人民子弟兵”的红色锦旗送到刘峻利家中。

张广华:隐名筑灯路、赤诚映乡情

唐山市玉田县杨家板桥镇帮道窝村村民张广华已年逾古稀,党龄五十多年,曾荣获三等功等多种荣誉。他时刻牵挂家乡发展、关心村民疾苦。为了方便村民出行,他帮助村子争取到路灯安装项目,但因资金有限只能满足主街主路上的路灯安装需求。他慷慨解囊掏出三万元积蓄填补资金缺口,让整个村子的主次道路都亮了起来。考虑到新增路灯会增加村集体电费支出负担,他又捐赠了三千元,之后每年都会自掏腰包为村集体承担部分电费。每当夜幕降临,明亮的路灯勾勒出村庄的轮廓,不仅照亮了乡间小路,更温暖了村民的心。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