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10:56:05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慎终追远,向着更美好前行——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见闻

记者 刘庄子

又是一年“7·28”。慎终追远、不忘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7月27日上午,记者在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看到,市民纷纷用献花、默哀等方式追思先人。

公园内,许多市民身着素色服装来到纪念墙前,寻找亲人的名字,而后献花、肃立,长久地站在纪念墙前向已故亲人寄托哀思,现场气氛庄重而肃穆。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公园中,为祭扫群众提供服务。

在绵延的纪念墙前,80多岁的孙阿姨与老伴相互搀扶,布满皱纹的手仔细抚过墙面,寻找着家人的名字。“年头再久,心里这根弦儿也松不了。”孙阿姨声音轻缓地说,“年年都来站一站,跟他们说说话,心里才踏实。”不远处,市民吴建民带着侄子肃立良久,目光停留在墙上的某个名字上,随后三次深鞠躬。“日子越过越好了,吃得丰富健康,住得安心舒心,”他转头对侄子低语,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要是你爷爷奶奶也能看到,该多好……带你过来,就是让你记住根在哪里,更要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当天上午,来自山东的王先生携妻带女专程来到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他们在庄严肃穆的纪念墙前、在凝固灾难瞬间的遗址旁驻足,了解唐山人民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我们此行的目的不是旅游,而是上一堂深刻的生命教育课。虽然孩子今年才6岁,但我想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她在历史中汲取力量,感受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学会感恩生活。”王先生告诉记者,看到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他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7月26日、27日,前来祭奠的市民很多。记者看到,游1路和64路公交车满载着祭扫市民开往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为迎接群众祭扫高峰,公园管理处多措并举,保障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进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园内虽然人数众多,但祭扫秩序良好——公园东广场设置了充足的停车位,清晰的引导标识确保群众通行有序,纪念墙两侧便捷的查询服务点随时响应群众寻亲定位的需求。

作为罹难者亲属的“心灵归处”,公园管理中心始终将“以人为本”贯穿服务全程。完善电子数据库、优化查询服务,并简化办理程序、提升工作效率,切实解决群众需求;全面启动维修养护项目,对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主题雕塑、纪念水池及地震遗址开展系统性维修维护,切实守护历史遗迹的原真性与完整性。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