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09:56:5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生活丨无招胜有招

1fdf37914259c0610aa5ed8032c38ed.jpg

读完杜甫所有的诗后,我有一个“重大发现”:他的诗,最出色的小学生读;次之的中学生读;再次之的大学生读;大量平庸之作,或是我这样执着于读全集的家伙读,或是备受冷落、无人问津。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浅显的见识,毕竟优秀诗作的标准很难统一。依着我的性情和评价,我觉得杜诗中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迟日江山丽)《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等诗是杜甫全集中最好的,这些诗抵达了至繁则简、返璞归真的境界。而他的有些诗虽然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情形,但从诗歌艺术的角度评价,它们不是最优秀的作品。

杜甫作诗,炼字功夫真的极深,一些诗句确实抵达了炉火纯青的化境。且看《秦州杂诗》中的这一联: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白云。“邀”字与“养”字极是生动传神。明明是两只鸟向朝着落日的方向飞去,诗人却偏偏说是落日邀请它们去做客。此处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朋友间的真挚热忱,妙趣横生。“养”,可以理解为收养,也可以理解为养育,放养,反正是任你在我的怀抱中随心所欲地飘浮,就像孩童在父母的宅院里安全快活地奔跑撒欢。此处同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子间的怜爱宠溺情味,真的令人拍案叫绝。

古人谓写文章须做到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要劈面惊艳,中间要充实饱满,结尾要遒劲有力。我读杜甫诗全集,读到第六卷的开篇之作《杜鹃》时,会心地笑了——大诗人确实出手不凡,写出了别出心裁的开头: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全诗共28句,主要写自己对杜鹃极其尊崇,甚至要叩拜,因为它是古时望帝的化身;而且,百禽对杜鹃也极为爱戴,大家都替它养育后代,毫无怨言,似在报恩。单说开头这四句,或者就是实写自己在西川和云安听到杜鹃声声,而在东川和涪万未听到子规啼啭;或者,真的隐喻着对时政和人物的臧否。总之,这四句似实而虚、若明忽暗,初读只觉啰唆幼稚之极,甚至有哗众取宠制造噱头之嫌;再读又觉它们似乎也是天然清新的至真至简之句,颇得汉乐府《江南》之神韵。

大诗人创作,熟练用过十八般兵器、千万般招式之后,突然顿悟了“无招胜有招”的妙境,于是写出至拙至浅的句子,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正是苏轼所谓“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君不见鲁迅先生《秋夜》的开头么——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平常人这样写作文,本子会被老师狠狠摔在地上;鲁迅先生这样写,就一不小心成了经典。

(陈彪)


编辑: 杨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