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
——一论学习贯彻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
唐山劳动日报评论员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面对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动荡、逆全球化趋势增强等多重挑战,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要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在东北亚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吸引利用外资和关键战略资源安全保障上有更大作为,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擦亮窗口城市“名片”。
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港口既是开放门户,也是国内循环的关键节点。要提升唐山港能级水平,加快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四大储备基地建设,强化唐山港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港口智慧、绿色、安全发展,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要拓展国际物流通道,织密内外贸航线,做精日韩近洋航线,推进港口协作,发展水水中转业务,加强内陆港建设,提升中欧班列运行频次和质量,挖掘通道经济增长点。要提升综合贸易功能,推进大宗商品曹妃甸价格机制建设,争取设立大宗商品交割库,推动港口物流与数字贸易、海洋经济联动发展,培育壮大船舶维修、航运金融等港口服务业。
努力建成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强化全域沿海临港观念,高水平编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推动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加强重大项目用海要素保障,加快临港产业集聚。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临港装备企业向海工领域拓展,加快海洋化工业向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方向延伸,打造全国重要海上风电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做好滨海旅游文章。要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海洋关键技术研究,激发海洋经济活力。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从山顶到海洋、上下游贯通一体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推动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近岸海域水体和岸滩环境质量。
努力建成东北亚外资产业聚集地。坚持以国际视野、主动姿态集聚优质资源要素,在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促进综保区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国际合作产业园区,支持东北亚国际创新创业中心高质量建设,推动RCEP唐山实施示范区创新发展。要注重产业链精准招商,强化“招商选资”理念,开展以商招商、科技招商、订单招商,完善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抓实“三个清单”“三个环节”,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经济增量。
努力建成区域经贸交流合作示范区。要注入外贸发展新动能,以数字化、绿色化推动货物贸易优化提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海外仓,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以高质量供给带动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我市优势企业稳妥探索开展海外地区资源开发合作,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境外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带动商品出口和劳务输出。要开展高层次交流合作,全面深化友城、科技、金融、教育、文化、体育、旅游、会展等国际互动,搭建交流合作的会客厅、新平台,打造区域性国际交流合作目的地城市。
努力建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全面衔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抵港直装”“船边直提”应用范围,复制推广“商务人员临时入境”等便利举措,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要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建立企业诉求常态化意见征询机制,深入推进“打包办”“免证办”和“全域通办”,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全市干部群众要始终牢记、始终感恩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亲切关怀,持续深化对“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理解和认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坚决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