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16:41:22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社小记者写作培训开讲一一风筝主题课趣味盎然

图为小记者培训课上老师在为小记者们讲解写作技巧。记者 刘大民 摄

唐山劳动日报社小记者写作培训开讲

一一风筝主题课趣味盎然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王楠 魏北 学丽)“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走进唐山传媒大厦十一层,就听见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7月27日,唐山劳动日报社小记者写作培训课堂正式开讲,首期课程以“风筝”为主题,吸引了近30名小学生热情参与,数十位家长到场旁听。

    课堂围绕风筝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诗词意境及写作技巧展开,师生互动热烈,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求知氛围。

溯源风筝文化,感受传统魅力

课程伊始,唐山劳动日报社资深记者李晓梅老师以“风筝的前世今生”为切入点,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向学生们讲述了风筝的起源和发展脉络。从军事用途到民间娱乐,再到现代文化符号,风筝中的“中国故事”令学生兴趣大增,纷纷抢答。当老师讲到汉代武将韩信利用风筝测量峡谷高度,为攻城做准备的故事,同学们都很佩服古人的智慧。

诗词与范文交织,激发写作灵感

课堂聚焦风筝的文学表达,老师精选清朝高鼎的《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经典诗句,引导学生品读诗词中的童趣与意境。随后,结合优秀范文解析,从“风筝的色彩描写”“放飞时的动态刻画”到“借风筝抒发情感”,逐步拆解写作技巧。学生们边听边记,不时举手提问,老师则以“风筝都有什么形状,飞上天时你会想到什么?”等启发式问题,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表达欲。

互动踊跃,课堂变身“学习乐园”

“老师,古代风筝和现代风筝有什么不同?风筝真有那么神吗?”……在互动环节,学生们争相提问,气氛热烈。老师解答旁征博引,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令同学们思路大开。

77号小学的曹熙然课后表示:“原来风筝里藏着这么多学问,我以后写作文更有素材了!”家长小乔女士也称赞道:“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孩子全程专注,这样的培训既长知识又练笔力,非常有意义。”

后续,小记者写作培训将围绕“荷花”等主题开讲,助力提升小记者的文化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视频摄制:记者 刘大民 摄

编辑: 郝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