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09:07:35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百年古井地 和美花正开——迁安市彭店子村和美乡村建设纪实

百年古井地 和美花正开

——迁安市彭店子村和美乡村建设纪实

田艳林 刘乘源 李晓玲

盛夏时节,绿树成荫,万物并秀。

在迁安市彭店子镇,因一座建于清嘉庆二十年间的古井而闻名的彭店子村,正以河北省和美乡村的崭新姿态,在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上,书写着她的精彩篇章。这个拥有368户、1200多口人的水城村落,坚持党建引领、党建赋能、党建聚魂,村美、风正、人和,灼灼光彩惊羡四方。

党建引领 古村绽新颜

漫步彭店子村,田园美景尽收眼底。

统一规划的街道干净整洁,两旁法桐、金叶榆间作月季、万寿菊与各户门前木栅栏园圃的鲜花竞相生艳。石头筑墙,青瓦覆顶,红砖叠砌围成蓊蓊郁郁的小院,传统乡韵古风与现代建筑文明交相辉映,村民尽情享受着舒适惬意的田园生活。

彭店子村党支部始终以服务群众为第一根本,凝心聚力,团结务实,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现在一出门,干净整洁,看着都舒心。”正和邻居一起在法桐树阴下乘凉的77岁林秀华老人快言快语,“从前可不是这样,车都进不了庄!”

2016年,新一届村“两委”上任。那时的彭店子村,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面对此状,新任班子饱蘸为民情怀,迎难而上,整治人居环境。

春节刚过,该村组织“两委”班子、党员、群众代表30多人,到上庄村、白羊峪村等先进村参观学习,统一了思想。通过大喇叭,反复宣传环境整治的意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在清理整治乱堆乱放、拆除私搭乱建中,“两委”班子成员带头,自家率先清,带动亲戚朋友、邻居清。修路过程中,村里成立了4人监督小组,从路基清表、测量放样,到摊铺压实、切缝养护,全程盯办,确保质量,2016年硬化的道路一直用到现在,没有出现破损。为节省开支,房前屋后1.6万平方米路面硬化村干部自己购料、拌料,然后以每平方米3.97元的最低价招标外包。党员干部累计出义务工千余个,每家每户不讲任何代价,主动担起自家门前路段养生。处处精打细算,这么多工程仅花了64万元。

历时8个月,砍伐杂树近万棵,拆除户外厕所30余个,清理垃圾3万余吨。14条街道全部硬化,安装路灯175盏,栽种绿植3000余棵。同时,修建了小花园、古井广场、百姓大舞台、篮球场,环境整治“一步到位”。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海军感慨道:“班子攥成拳头,全民热情参与,凝聚了环境治理强大合力。”

为巩固建设成果,该村坚持清管并重,建立了网格化长效管护机制。将全村划分成4片,5名“两委”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公开选聘的4名保洁员,严格落实村里确定的清扫范围、清扫标准、清扫时间,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保洁任务。同时,保持每月一轮换区域,卫生保洁实现了常态化。

党建赋能 增收辟新径

产业发展,强村之本。多年来,彭店子村党支部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劳动力情况和群众意愿,以“人人有事干,户户能增收”为目标,发挥优势,盘活资源,探索多元增收路径,推动集体和农民双增收。目前,全村220名劳动力,80%在二、三产业就业,户均1.5人,发展“活”水滋润家家户户。

一垄一亩,承载民生。多年来,彭店子村坚持念好“田”字经,倾注的心血已深深融入这片宝地。打深井15眼、上管灌3400延长米、安卡表15个,调整种植品种,力促机种机收,全部实现小麦、玉米、白菜“三种三收”,人均增收3000元。

守住农业基本盘,力促商贸新突破。53岁的村民王建辉,年轻时一直在外务工,返乡后子承父业,经营着一家电机修理部。修理部上下两层的临街门市,140余平方米。面对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他边干边学,渐渐小有名气,来找他修理的有本村的、矿山的,还辐射到周边八九个村。王建辉满足地说:“楼是我们按村规划自己建的,每平方米每年才交5块钱占地费,店外临街地块免费使用,村里给上了三相电。尽管钱不好挣,但开支小,这几年陆续供出了3个大学生,盖起了二层小楼。”

王建辉所说的规划就是商贸一条街。

2007年,村里流转土地70余亩,规划了商贸一条街。这一得意之笔,为村民发展商贸搭建了平台。到目前,熟食加工、超市、饭店等个体商贸户已发展到33家,年收入逾500万元。

村“两委”还鼓励扶持村民传承老手艺,豆制品加工、面酱加工长盛不衰;3家养猪场顺应市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可出栏2000头;发挥名人效应,与京东管业、磨盘山铁矿、徐家沟铁矿等企业达成用工意向,输出劳动力60余人。

党建聚魂 田园沐新风

善治浸田园,乡村沐新风。多年来,彭店子村党支部深耕善治,倾情探索,一套接地气的治理体系日渐完善,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透明村级事务。该村扎实推进“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工作,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红利发放范围及标准、临时用工等村民关注度高的事项,第一时间张贴在村内公开栏,供村民查看监督。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一律由村民议事会商议决定,2015年村干部提议的“村西700米修路计划”、预算20万元的后坑设计方案、坚持了一年多的“按水浇地面积补助电费”做法等被21名村民代表一一“亮红灯”。

引导以文化人。自治,激发动能;德治,春风化雨。该村依托大喇叭、微信群、网格化平台等载体,把门前不种高秆作物、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建筑垃圾自行处理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涵养文明新风。挺膺担当“领头雁”,一心为民映党旗,保洁现场、建设工地,人们总能看到刘海军的身影,一顶草帽成了他的标配;村委彭立田老成持重,当好村民“勤务兵”,用双脚绘就“民情地图”;唐山市“文明标兵”、支委郑少敏,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镇首届“道德模范”林秀兰,用行动诠释“孝道”;“最美家庭”窦艳琴,默默付出六十载,真情演绎婆媳情;205户“美丽庭院”,用小美扮靓大美……扎实开展的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引领乡风文明持续向上向善。

关爱特殊家庭。对6户军属、6户困难家庭的生活所需了然于胸,节日慰问、房屋简易修缮、清扫卫生等贴心举措犹如雪中送炭。2023年,设立特殊困难救助基金,党员干部、周边企业业主、乡贤及村民募捐善款1.2万元。

倾情“一帮一带一”。6月份,镇党委将彭店子村帮小邹庄村带富兴庄村纳入村级党组织“一帮一带一”活动试点,旨在探索农村基层治理新思路。活动开展以来,彭店子村热情向小邹庄村分享保洁员管理经验,出动装载机、三马子等机械设备帮助清理环境卫生,委派专人进村修剪花草树木、文化广场刷漆,还赠送了2000株自己培育的菊花苗。小邹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赵金亮深有感触地说:“帮物是小,更大的是帮我们点燃了为村民谋福祉的火热激情。”

汩汩古井泉水,清澈甘甜润心,恰如村“两委”始终不变的为民情怀,这里的一街一巷、一花一木,不仅彰显独特魅力,更承载着记忆乡愁。2023年,彭店子村党支部被评为唐山市优秀基层党组织、迁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4年获“河北省和美乡村”荣誉称号。一幅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和美乡村画卷款款生莲,为魅力水城的乡村振兴献上美好与动人的礼赞。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