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梁赞英 通讯员 叶剑宇)“食堂建在家门口,饭菜干净还好吃,忒好!”家住玉田县陈家铺镇侯家桥村的侯希玉老人喜笑颜开。今年7月,该村孝老大食堂开始试运营,为村民带来不少便利和实惠,笑容洋溢在村民们的脸上。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陈家铺镇党委通过高位统筹、深学细悟、严抓整改,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作风建设实效,不断提升当地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位推动织密责任网,夯实作风建设根基。该镇党委将学习教育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抓手,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统筹,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学查改”一体推进路径。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下设综合、查摆整治、学习宣传三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专班推进、分工协作”格局。同时,压紧压实“一岗双责”,建立责任清单制度,将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通过每周调度、每月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学习教育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学习教育落地落实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分层学习实现全覆盖,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该镇聚焦“全员学、深入悟”,累计开展学习研讨600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900余人次。镇党委将相关学习教育纳入党委会“第一议题”,召开专题党委会7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5次,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施策,村和企业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开展学习252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签订廉洁承诺书;为39名流动党员推送学习资料200余条;为44名高龄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打通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同时,聚焦年轻干部培养,举办能力培训班,建立列席中心组学习制度,12名年轻干部通过“一对一”帮扶形成问题清单。
靶向查摆狠抓整改,力促作风建设见真章。该镇党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对标检视+开门纳谏”精准找问题。目前,该镇已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主体,推动作风建设从“纸面”落到“地面”。
聚焦急难愁盼,让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该镇结合实际,以“为民办实事”清单为抓手,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谋划实施了人居环境整治、土地流转、金融助农、流动餐厅管理等8个镇级民生实事。持续抓好全镇42个村的矛盾纠纷化解和为民办实事工作,完成西冯家铺村1100米道路硬化、10个村农田排涝设施修缮,惠及农户超200户;汛期前开展两次大规模沟渠清淤,保障近百亩农田排水通畅,避免因内涝导致作物减产。该镇还注重建立长效机制,镇党委督促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工作日每日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建立民生实事台账89项。目前,67项已当场解决,17件复杂事项已办结,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我们将继续保持‘赶考’的姿态,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名片’。”陈家铺镇党委书记胡金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