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来唐定居者:此心安处是吾乡
记者 媛媛
清晨的惠丰湖畔,微风轻拂,七旬老人赵东来正和老伴漫步于此,遇到相熟的邻里便笑着打招呼。这位曾在北京生活多年的老人,自2018年定居唐山市丰南区后,每天的生活都这般惬意。在唐山,优美的环境、便捷的生活、丰富的活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宜居细节,让越来越多像赵东来这样从京津前来定居的老人,在此安享幸福晚年。
老人已在唐山定居生活了八个春秋,在他看来,大城市车多人多,喧嚣嘈杂,而这里人亲、地亲,环境优美。“出了小区,步行五六分钟就有一个大型超市,日常生活用品、蔬菜水果应有尽有,购买非常方便。不仅如此,就医也十分便捷。走两个路口就到医院,而且得了感冒发烧,自己花不了几块钱,京津冀医疗协同的红利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住着特别安心。”赵东来坦言,这让他和老伴对晚年生活更有底气。
他所居住的小区距离河头老街很近。这里融合多元文旅业态,展现出唐山的历史底蕴、文化脉络和市井烟火,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成为唐山文旅的亮丽名片和京津冀热门旅游目的地。“70岁以上老人逛河头老街免费,坐公交也免费,政策真是不错。”即使在家,老人也能透过家中的窗户欣赏到河头老街那流光溢彩的夜景。“在手机上,我经常能刷到外地人通过短视频平台介绍河头老街,尤其到了节假日,这里更是热闹极了。”看着唐山越来越受欢迎,赵东来打心底里高兴。
无论是小区里的春暖花开、冬日雪景,还是河头老街的风貌,爱好摄影的赵东来都喜欢收录在镜头之下,不仅自己欣赏,还通过微信发给亲朋好友,俨然成了一位宣传唐山的使者。如今,赵东来在唐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此心安处”,这里的每一份便利、每一份温暖、每一处风景,都让他深深眷恋着这片宜居之地。
在我市古冶区,怡然安养院的“快乐养老”模式在短视频平台上一经推出,迅速得到了广泛关注。“这里的工作人员都特别热情,就像家人一样照顾我们。现在家人通过直播看我过得这么开心,就更放心了!”一年前入住怡然安养院的71岁北京老人王培兰笑着说。
为何选择在唐山养老?老人道出缘由:“我对这里‘快乐养老’的模式非常感兴趣,更被这里活力满满的氛围吸引,所以慕名而来。”如今,每天早上9点开始练习养生操,下午和老伙伴们一起唱歌、拍视频、猜谜语、画画等,丰富的活动让王培兰感到晚年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我市从创新养老服务理念着手,更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大力推行以“把老人宠成孩子”为服务理念的“快乐养老”模式,除了满足“衣食住行医”等基本生活需要外,还带领老人们唱歌、锻炼、拍短视频,让老人全方位参与养老、快乐享老,把养老服务机构打造成“百岁幼儿园”,让养老服务有温度。仅怡然安养院就已吸引了来自京津地区的20余位老人在此养老。
在城市的另一端,今年89岁的北京老人杨景云,经过几次考察后,最终选择在位于我市高新区的唐山首佳健康城安享晚年。
“我喜欢这里的环境,鸟语花香,像大花园一样!”杨景云入住的是首佳健康城二期项目“长寿园”9号区域的公寓。推开杨景云的房间,60平方米左右的向阳房间内洒满阳光,温暖又舒适。客厅、卧室、卫生间、灶台等设施一应俱全,既能满足日常起居,又能随时下厨烹饪。站在窗边眺望,楼下绿树成荫,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今年3月,杨景云老人的侄子侄女还专程从外地到唐山看望她。“孩子们用轮椅推着我,一起去了南湖的植物园。那里可真漂亮!”漫步在繁花绿树间,赏花观景、拍照留念,杨景云和家人度过了一段温馨美好的时光。
近年来,我市通过深化与京津的战略合作,创新政策举措,完善服务设施,提升颐养品质,强化人才支撑,持续提升唐山养老“硬环境”和“软实力”,不断加速京津冀养老协同落地,有力吸引了京津老人来唐养老。截至目前,入住我市养老机构的京津老年人共679人,其中北京籍老人309人,天津籍老人370人。
京津唐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当越来越多的京津老人选择在此扎根,当“在唐山养老”成为越来越多外地人的共识,这座城市正用它独有的魅力,书写着“宜居养老”的生动答卷——让每一位在此定居的老人,在岁月流转中收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