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有了“新四样”
河北日报记者 师源
“申大夫,我觉得胸闷,有点喘不上气儿,您给看看咋回事?”8月6日10时许,滦州市油榨镇柏店子南村73岁村民贡怀凤,来到油榨镇柏店子东贡店子联合卫生室找村医申静就诊。
“大姨,建议您做个心电图。”用听诊器查体结束后,申静说。
“那得去城里吧?”贡怀凤有些犯难。
“咱卫生室配上了心电图机,在这儿就能做。而且我们还跟城里大医院联了网,他们的大夫给咱诊断。”申静耐心解释。
“这可方便多了!”说着话,贡怀凤在申静的指导下,躺在就诊床上,申静将心电图检查设备固定在老人身上。两分钟后,贡怀凤的心电图就显示在平板电脑上。5分钟后,申静就收到了滦州市人民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
“大姨,没啥大问题,就是有点供血不足,给您开点药,按时服用就行。”申静说。
就医过程不到15分钟,贡怀凤安心地回家了。
“有了‘新伙伴’,卫生室的服务能力提升了一大截。”申静告诉记者,以往,自己看病靠的是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老三样”。如今,卫生室增添了吸氧机、心电图机、吸痰器、康复理疗设备,有了“新四样”,村民小病不用出村,大病也能得到及时转诊。
去年,滦州市持续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一村一策”摸排村民需求,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步伐。“村民看病往城里跑,不方便;在村里看病,卫生室条件差,能改善一下不?”当滦州市卫健局领导来这儿调研时,申静实话实说。
让申静没想到的是,没过几个月她就收到了新设备。不仅如此,村卫生室也换装升级——装了空调,设置了观察室、理疗室和药房。
硬件升级了,价格会不会提高?申静指着墙上的报销标准单,笑着说:“乡镇卫生院报销起付线100元,报销比例90%,报销比例比城里医院还高。”
面子亮,更要里子实。在采访当天,油榨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李智强正好在卫生室坐诊。没有患者时,申静就抽空向他请教一些专业知识。
“县乡医疗机构选派业务骨干下沉到村,不仅让村民看病更方便,我也跟着受益。”申静说,如今,通过“一对一”指导、参加培训活动,她的工作内容从只管治病向防治结合转变,并及时监测村内慢性病患者、高龄老人等人群的健康状况,向村民宣传健康知识、预防大病重病。
12时许,忙活完手头的工作,申静又抓紧将刚学到的健康知识整理成笔记,准备下次开展活动时讲给村民听。“咱得当好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申静说。
据了解,2024年以来,滦州市通过改善设施、更新设备等方式,促进该市400余个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