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1 09:37:24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唐山劳动日报社小记者走进新新麻糖厂探寻非遗奥秘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王楠、赵欣)8月18日上午,唐山劳动日报社小记者走进百年老字号唐山市新新麻糖厂,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蜂蜜麻糖的制作技艺,开启了一场充满文化底蕴和甜蜜滋味的非遗探寻之旅。

图为小记者们在唐山市新新麻糖厂生产车间,参观麻糖制作工艺。 本报记者 刘大民 通讯员 刘宇航 摄

活动伊始,小记者们首先聆听了新新麻糖厂厂长单振生讲述的蜂蜜麻糖这一非遗美食的前世今生。“值得骄傲的是,新新麻糖作为唐山非遗企业代表参加了央视2023年《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拍摄,这是唐山人的光荣……”他自豪地说。

谈及新新麻糖的历史,单振生告诉小记者,其始创于1931年,在当时唐山的经济文化中心小山发展起来。1941年,荣获“麻糖大王”美称;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工厂重建;1986年,“麻糖大王”招牌重新书写。1999年、2015年两次被授予“中华老字号”,是全国1100多家中华老字号中唯一生产蜂蜜麻糖的企业;2009年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它还两次荣登央视,2023年参与《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拍摄,2025年参与《舌尖上的中国》拍摄。

实地参观前,单振生叮嘱小记者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耳朵认真倾听、用脑子用心记忆,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将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日记、心得、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进入参观准备的缓冲间,小记者认真佩戴好发帽和鞋套,有序前往生产车间。目光所及之处,传承百年的技艺正在面粉翻飞间静静流淌。师傅们身着白色工装在案台前忙碌,擀制、卷皮儿、剁剂儿、拧花儿,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再经过炸制、浇浆等环节,才成就了无数人喜爱的甜蜜味道。

小记者们纷纷睁大眼睛,探寻非遗美食诞生的奥秘:小小的面剂经过数次擀制竟然延展成像丝绸一样细腻的巨幅面旗,垒叠15层面片厚度不超1厘米。面片儿经网花成型后,还需要做出花瓣形状,远远看去,像牡丹绽放,走近看,就像一团丝棉花。经过单振生的讲解,小记者们不一会儿就记住了蜂蜜麻糖的20字特点,“薄如蝉翼、形似团花、色泽金黄、甜而不腻、入口即化”。

单振生告诉小记者,新新麻糖的创新发展同样令人称道。首创的六边形包装灵感源于蜂巢,已使用50多年;易拉罐装的推出,则方便携带、锁鲜,适合快递及多种场景;首创低糖麻糖,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还参与制定了以企业标准为基础的蜂蜜麻糖国家标准。

此次参观采访活动,让小记者们收获颇丰。大家不仅了解了蜂蜜麻糖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家乡的传统美食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