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全省率先构建“党工共建”机制
新兴领域劳动者有了“双保障”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韩冬 通讯员 王春光、翟莹)“以后不仅能通过工会维护权益,还能加入党组织、参与党组织活动,心里更踏实了!”这是快递员王师傅听说当地要加强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后的真切感受。为有效破解新兴领域中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覆盖不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难题,中共唐山市委社会工作部、中共唐山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唐山市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深入推进新兴领域工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省率先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及货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量身打造“党建+工建”双保障体系。
《意见》以“多措并举、打牢基础、巩固基层、全面覆盖”为原则,提出用两年时间实现新兴领域党工组织“量上扩张、面上覆盖、点上突破、质上提高”,通过组织共建、队伍共建、阵地共建、活动共建、工作共建让党建与工建深度融合。
《意见》对组织共建明确“硬标准”:将10人以上的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作为重点覆盖对象,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组织;有会员25人以上的,都应当建立工会组织。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依托开发区(园区)、商圈楼宇、行业协会等组建联合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确保“无死角”覆盖。
对于队伍共建,创新“交叉机制”,在新兴领域推行党组织书记、工会主席“一肩挑”和党建指导员、工会社会工作者“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同步搭建劳动和技能竞赛平台,推动“劳模党员双向培育”,为新兴领域发展聚人才;阵地共建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党员之家”“职工之家”“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实体空间,实现阵地联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建注重“实效融合”,把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创建模范职工之家结合,让党的民心工程与工会送温暖工程“同频共振”,扩大影响力;工作共建聚焦“服务本质”,把党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与工会职代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有机衔接,保障和落实广大党员和职工的“四权”;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建“互联网+”服务体系,解决技能提升、就业服务、医疗救助等“急难愁盼”,切实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意见》还规范了工会组织设置形式及方式,严格选举程序。为确保落地,《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把“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检查、统一考核;主动与税务、统计、民政、市场监管、工信、工商联等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信息反馈机制,分类推进;注重典型培育,营造积极向上的党工共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