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徐喆 通讯员 金迎春、徐盈)当前正值美国白蛾防治关键期,9月8日至11日,市资规局顺利开展了第二次飞机防治作业,飞防面积19.8万亩。今年全市美国白蛾总体呈轻度发生态势,局部区域为中度发生。自春季以来,我市已顺利完成第一、二代美国白蛾主体防治任务。
防治工作中,我市以“林长制”为抓手,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纳入考核,压实属地责任,并制定下发《2025年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预案》等文件,明确各县(市、区)防治目标与举措。监测体系持续完善,依托3个国家级、3个省级中心测报点,结合全市110个监测点及3554名专职查防员,通过诱虫灯、诱捕器等设备开展定点监测,监测美国白蛾及常发性有害生物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精准防治提供支撑。
在防控措施上,市资规局坚持“重防第一代、查防第二代、补防第三代”原则,分类施策。今年5月已开展首次飞防,飞行110架次,覆盖10个县(市、区)重点区域;对沿海、山区等不适宜飞防区域,强化地面防治。同时以绿色防治为主,综合运用无公害药剂、天敌昆虫等技术,严格农药管理并加强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防治面积达71.85万亩次。
同时,我市严把检疫关口,严格规范产地、调运检疫及复检流程,种苗调运产地检疫率达100%,未发生检疫对象传入及跨省调运情况。市资规局充分利用京津冀“5·25林业植物检疫检查、执法和宣传”等专项活动的契机,组织8个县(市、区)开展检疫宣传,提升公众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