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南区:凝心聚力谋发展 扬帆前行谱新章
记者 王蓉辉 通讯员 唐筱婷
从项目工地的热火朝天到产业园区的创新突破,从老街焕新的活力迸发到“一老一小”的提质升级,路南区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0年、2016年两次亲临唐山视察,殷殷嘱托温暖人心,巨大鼓舞催人奋进。15年来,路南区始终牢记、全面落实“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在省委、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同心同行、苦干实干,以奋斗奋进提质提效,以实干实绩争先争优。
15年砥砺奋进,路南区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项目攻坚、产业迭代、城乡焕新、民生提质、文旅融合五大领域交出一份厚重答卷。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11万元,各项数据的跨越式发展凝聚成了路南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坚持项目引领,投资驱动“见行见效”
在唐山市重点项目——唐山狂欢动物城水世界的建设现场,各项施工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能更好释放项目发展的活力潜力。路南区坚持做好项目全周期服务,全面落实企业开办“全市域通办”工作,推行企业开办“市县同权、全市域通办”新模式。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各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近年来,路南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主引擎”,坚定不移谋项目、招项目、干项目,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高质量发展之“稳”。全区依托招商引资“四图”“四库”“四全”机制,设立招商中心43家、海外招商中心4家,紧紧围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招商。今年以来,先后对接北京英视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云翔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省无人机协会等20余批次,列入省市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107.9亿元,1个市重点前期促开工项目已提前落地。
坚持产业迭代,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
产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根基与命脉。近年来,路南区注重科技创新、产业革新、动能焕新,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走进唐山北磁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先进的智能生产线上专注地操作各类高精尖设备,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和严格检验。自2023年正式投产以来,该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高效的生产效率,年产值可达数千万元,已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从“新”出发,路南区围绕“京津研发、路南产业化”战略,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强化培育重点企业,积极帮扶潜力企业。城南经济开发区航空航天、现代应急、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聚链成群,加快均和云谷产业园商业航天头部企业入驻,启动三期定制式建设;聚焦应急产业关键环节,依托波纹管应急管道检测机器人项目,再布局一批“无人驾驶”“机器人+”等应用示范项目;加快创智工厂三期、四期建设,推动坤鹏电子、中鑫电子等7家企业运营投产,持续引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材料等领域“链主”企业。创新里数字产业园吸引泽云通航等511家企业集聚,年营收突破80亿元,税收达1.56亿元,承办全国青少年无人机竞赛、河北电商消费季,成为华北数字产业标杆。
向“新”而行,目前,全区累计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8家,彰显出科技创新的强大活力。
坚持城乡焕新,各大片区“美美与共”
“以前骑电动车去市里上班,风里来雨里去,冬天冻得手脚发麻,现在坐在公交车里,既省心又安全。”今年6月,13路公交线路从神州科技中心站延伸至范庄村站,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范庄村及周边村民的出行条件,更为稻地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路南区千方百计夯基础提品质,以片区开发带动城市更新,以农文旅发展促进农村增韵增收,统筹协同、建管并重,城乡融合美美与共。
5月1日,更新改造的百年商街——建国里文旅街区重新启航,仅“五一”期间游客便达到26万人次。建国里文旅街区的焕新重生,是路南区让城市更加宜业、更有品位、更具质感的缩影。随着大南湖片区、老交大老火车站片区等片区建设持续完善,路南区还加快布局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推动区域回迁、背街小巷改造提升、便民服务设施升级、街面秩序整治等民生实事逐步落地落实。
一座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拔节生长的高楼大厦间,也体现在沉淀记忆的乡间庭院中。路南区提速“稻香里”旅居康养示范区建设,高标准推进米粒王国与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沿线改造提升,加快狂欢动物城水世界等项目实施,打造沉浸式文旅休闲康养目的地。培优“馒香百味”“红缨面粉”等“一村一品”,提升农业产业经济效益和质量效益;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广泛创建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完善“乡村振兴公司和战略合作伙伴—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农村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融入大市场,小产品链成大产业。
深入开展“三整治两提升”,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谋划城乡电网、供水一体化改造,完成黑水河流域综合治理提升。倡导移风易俗,弘扬勤俭持家、奋发向上的乡村社会新风尚,让优美环境与美好生活幸福交织、良好家风与淳朴民风和谐共融。
坚持民生提质,实事好事“优质共享”
路南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竭尽全力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把“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努力让民生保障更加温暖,全面落实稳岗扩岗政策,推动全域“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提档升级,叫响路南“零工驿站”品牌,争创省市充分就业社区。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00场次以上,帮助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8600人以上。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好低保、特困、残疾人等惠民补贴政策,适当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兜底保障范围,切实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
努力让“一老一小”更加幸福,拓展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实现养老服务“指尖办”。开展养老服务领域人才培养,增加银发消费场景,打造老年教育+照护人才实训基地。谋划实施公办养老机构改造工程,推动枫丹公馆日间照料、燕京公寓等项目建设。推广“托育+”服务模式,建立全方位、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
努力让公共服务更加普惠。持续加大校园基础设施投入,提升中小学办学条件。推动新慧友中学、交大幼儿园投入使用,加快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二期、三期建设。均衡布局区域医疗资源,进一步提升区文化馆、图书馆服务效能,推动文化惠民服务向基层延伸……
桩桩件件,是民生改善的浓浓暖意;方方面面,是幸福指数的步步提升。路南全区上下将始终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坚持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奋力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