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9月15日电(记者 杨帆、刘桃熊)“过去我一年经手的各类报表有100多种,使用‘只报一次’数据库系统后,只需及时更新个别有变化的信息即可。上级部门需要报表时,可以在系统内调取,也可以自行提取数据生成新报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李庄子村村干部王文娟说。
图为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李庄子村村干部王文娟(右一)和同事在处理村民户籍信息(新华社记者 杨帆 摄)
李庄子村有村民2700余人,村委会工作人员7人。王文娟承担着村里民政、统计、社保等多项工作,向上级部门报表占用了她大量的精力。
今年以来,唐山市围绕基层减负工作,创新开发了“只报一次”数据库系统,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报表多、重复报、反复报、多头报”等问题。
“我们依据各部门权责清单全面梳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报表,通过精简整合,建立了人口、企业两个底层数据子库,并在数据库嵌入了涉及民政、残联、人社、卫健等领域的96张常规报表模板。”唐山市数据局数据管理科科长齐欣介绍说,基层人员只要及时更新数据库个别有变化的信息就行,上级部门需要这些常规报表时,点击“智能填报小助手”便可自动生成报表。
丰润区太平路街道冀新社区常住人口3500余人,有社区工作人员5名。居委会主任杨姗姗介绍说,过去有2名工作人员的精力几乎全被报表拖住了。
“除了常规报表,居民办理残疾人补贴、高龄补贴等业务时,也经常找我们帮忙填写。过去一项项填报很费时,还容易出错,现在使用系统中的‘智能组表小助手’功能,申请表可很快完成。”杨姗姗说。
为确保数据使用边界清晰,该数据库按市、县(区)、乡(街)、村(社区)四级和分部门条线设置,各部门和单位可调用自身职权范围内的数据资源。针对跨部门调用数据的需求,唐山市构建起了“申请-审核-授权-使用-追溯”闭环管理体系,确保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海量个人、企业数据汇集一库,如何保障信息安全?该数据库系统全部使用国产化硬件,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环境隔离,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严防数据泄露、篡改风险,让数据库系统在全流程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充分服务于基层治理。
“‘只报一次’数据库系统切实让工作人员从报表等事务性工作中‘脱身’,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做好本职工作。”唐山市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下一步将对系统内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进一步推动数据资源高效流转,更好服务于基层治理和管理层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