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09:14:42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河北日报

竞价认购,板栗园里笑声甜

竞价认购,板栗园里笑声甜

□ 河北日报记者 师源 见习记者 安洋

金秋时节,唐山市迁西县的板栗进入收获季,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栗农的欢声笑语在山间回荡。

9月9日,记者走进汉儿庄镇北杨家峪村,十几个板栗收购点非常热闹。

“早在5月份,我家的50亩板栗就拍卖出去了,再也不用像往年一样到处推销了。”63岁的栗农赵玉田乐呵呵地说。

“销售方式一变,不再愁销路,价格也高了。”赵玉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每年大约产4000公斤板栗,去年每公斤均价13元,今年每公斤均价15元,大概增收8000元。

今年5月,迁西县组织开展了板栗精品示范园认购权竞拍活动,邀请全国各地的多家企业参与,既保障企业获得优质板栗,又促进栗农增收。

“当时,我们与广州、天津等地的7家企业同台竞拍,最终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获得北杨家峪村板栗认购权。”重庆宏瑞栗实业有限公司采购经理许威介绍,他们用一周就完成了此前认购的300吨板栗收购,保证了公司产品又快又好上市。

“为啥北杨家峪村能吸引各地收购商前来认购?”记者问。

“还是因为种植理念有了新变化,让板栗品质得到了大提升。”北杨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昱妗解释,以往,栗农固守传统种植模式,造成“大路货”居多,受市场影响大,收入时好时坏,想要收入稳定,还得种植高品质板栗。

今年,县里把北杨家峪村5000亩板栗园按照精品示范园打造,统一标准,种植绿色生态有机板栗,确保产销两旺。像北杨家峪村这样的板栗精品示范园,迁西县一共打造了10个。

示范园中,板栗树上硕果累累,树下绿草如茵。陈昱妗顺手拿起一根竹竿,轻轻将栗苞打落。剥开刺壳,一颗饱满的板栗滚落掌心。

“尝尝口感怎么样?”陈昱妗将一颗板栗递给记者。剥开果壳,金黄的栗仁吃起来香甜可口。

陈昱妗道出了产好果的关键:在“绿”上下功夫。保证绿色生产,使用有机肥;保证不用除草剂;保证成熟采收,不打青;保证手工脱蓬……

“这么严格的标准,栗农能做到吗?”记者问。

“必须做到啊,有实惠谁不想得?”一旁的赵玉田接过话茬,种植期间,县政府提供有机肥,还给村里添置了旋耕机等设备,种植成本降了,收购价却提升了,大家伙的积极性都很高。

“含绿量”拉高“含金量”。陈昱妗也算了一笔账,因为板栗品质好,加上竞拍会的带动,除竞拍认购的300吨板栗外,剩余600吨板栗均价也比去年高出2元,全村共增收180万元。

“尝到了甜头,我们将逐步完善村板栗收购协会机制,带领大家抱团发展,让村民的钱袋子更鼓。”陈昱妗说。

编辑: 刘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