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 08:40:4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环渤海新闻网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他们坚守岗位、温馨服务

唐山高速:精准护航“双节”出行

为切实做好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收费站的通行服务与保畅工作,保障广大司乘人员能够安全、便捷、高效地出行,唐山高速集团精心组织、周密部署,748名保障人员在岗,24小时应急值守,全力护航路网畅通。截至目前,所辖站口日均出口车流达15.79万辆/日,10月2日至3日高峰时段更是突破17.32万辆/日,高速路网整体运行平稳有序。

下好保畅“先手棋”。高速集团精准研判历年车流规律,下发专项保障通知并通过抖音普及免费通行政策,提前锁定市区周边站口等易堵点位,部署假期通行服务保障工作。针对高峰车流,实行入口“疏控”与出口“防引”结合策略,开通51条小型客车专用通道,加大一线交通疏导力量,落实重点时段备勤制度,确保高峰期间车道全开、人员充足。服务区则通过硬隔离设施优化车流渠化,从源头提升通行效率。

织密安全“防护网”。高速集团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收费站设备、消防设施等关键部位全面检修,实现隐患清零。在联动保障上,深化“一路多方”协作机制,承唐分公司联合高速交警、救援单位设置3处应急救援点,唐港分公司在唐山、滦南等车流大站部署驻点救援力量,通过缩小救援辐射圈实现特情快速处置,严防长时间拥堵。

打造出行“舒心路”。对假期高峰时段、重点路段、易堵路段的路网运行进行了动态监测,采用“视频巡查+定点疏导+强化巡逻”相结合的保畅模式,确保突发事件快速响应、高效应对。通过情报板、抖音、快手等载体及时准确发布实时路况、公路气象、交通管制、分流绕行等预警预报和安全行车提示信息,引导服务公众合理选择出行方式、时间和路线。各站区提前开展环境整治,修复破损路面、优化绿化景观,情报板滚动播放节日祝福,“阳光驿站”开启“美颜”模式,为广大司乘提供温馨、舒适的服务体验。同时,持续优化品牌延伸服务举措,备足热水、药品等便民物资,服务区8个充电桩配备24小时运维人员,加油、就餐、如厕、车辆维修等服务全面提质,用贴心举措化解旅途疲惫。(记者 韩冬 通讯员 杨冶)

唐山机场:多维发力护航旅客畅行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唐山机场迎来客流集中出行高峰。为切实保障旅客顺畅往返,唐山机场紧扣“安全、便捷、温馨”工作基调,通过“周密细致”的运行保障与“提速贴心”的服务优化,全方位护航假期旅客出行。

为筑牢安全出行防线,机场以“周密+细致”织密保障网:聚焦飞行区、航站楼、航管楼及机坪等核心区域,开展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并牵头驻场单位开展联合实战演练,提升多部门协同响应效率;针对航班高峰特点,联动航空公司建立动态协调机制,实时优化航班放行时序,保障航班正常率;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关键岗位值守及双岗制度,消防、医疗救援等应急力量全天候备勤,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在提升出行体验上,机场以“提速+贴心”打造服务链:根据高峰时段客流变化动态调整上岗人员,杜绝服务空档;客流集中时段增开值机通道,重点扩容无行李旅客快速通道,缩短排队时长;在值机区、安检口等关键位置加派引导人员,主动提供咨询指引;为无陪儿童、老年旅客提供“点对点”全程陪伴服务,实现从值机到登机无缝衔接;同步推出机场印章特色打卡服务,开展“双节”主题活动,为旅客留下专属“唐山记忆”,营造出浓厚节日氛围。(记者 韩冬 通讯员 杨冶)

铁路唐山站:多举措保障假期出行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运输过半,铁路出行持续高位运行。记者从铁路唐山站获悉,9月29日至10月6日,铁路唐山站全站(含唐山站、滦河站、芦台站、宝坻车间以及唐曹车间)累计发送旅客31万人次,日均3.8万人次。客流高峰日出现在10月3日,单日发送量突破4.2万人次。

据悉,针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距离开车时间不足15分钟的急旅客,车站设立爱心、急客通道,提供优先进站服务。针对大客流车次,车站采取双口检票方式,组织旅客按车厢位置分向放行,大大提高检票效率,同时也最大限度减少旅客上车走行距离。为满足假期旺盛的出行需求,唐山站提前研判,积极与上级单位沟通,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假期内共加开高铁列车2对、普速列车7对,重点补充京津冀区域内短途运力。铁路部门提醒,预计10月7日至9日将迎来返程客流高峰,请广大旅客及时关注铁路12306网站或车站公告,提前安排行程,为安检、检票等环节留足时间。(记者 郝燕 通讯员 戚庆宇)

假期坚守岗位 奉献暖心服务

图为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记者 张北男 摄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我市南湖景区游人如织。丹凤朝阳广场上,各部门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岗位,为群众营造了安心、有序的游玩环境。

唐山城发集团:全力保障供排水安全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唐山城发集团近800名供水、排水干部职工默默坚守生产、服务一线,以“保供水、稳排水、护民生”的责任担当,筑牢城市供排水安全屏障。

智慧调度,24小时守护供水“生命线”。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生产调度中心作为供水系统的“神经中枢”,供水人员正24小时实时监测各在线测压点运行数据,针对节日用水需求波动特点,动态分析管网压力与流量变化,精准调配各水厂运行参数,保障供水稳定。通过智能化预警指挥系统,确保城市供水“生命线”24小时畅通。

精细排查,动态筑牢供排水安全防线。在各水厂,工作人员对制水车间的沉淀池、滤池、消毒设备,以及配电房的变压器、配电柜等关键设施逐一检查,重点核对水质浊度、余氯含量等指标,确保出厂水水质优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在污水处理厂,从进水格栅到生化反应池,再到深度处理区,每一个环节都仔细排查,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确保处理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对老旧小区供水管网、主次干道输水管线、污水检查井,以及商圈、餐饮集中路段等易出现问题的关键区域加密巡检频次,确保了供水管网无爆漏,污水零冒溢。

用心用情,打造优质供排水服务。以“民生无小事”为宗旨,全方位升级节日服务保障措施。在应急响应上,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供排水服务热线保持全天畅通,工作人员耐心接听每一通咨询电话,第一时间响应市民的用水诉求,高效解决群众诉求;在抢修效率上,打造“30分钟供水服务圈”,抢修队员24小时待命,确保修复及时率均达100%;在便民服务上,供水营业大厅及“水管家”服务团队节假日全天候在岗,同时开通微信、支付宝等线上缴费端口,市民无需跑腿,在家就能完成水费缴纳、业务咨询等操作,真正实现了“节日服务不打折,便民举措暖人心”。(记者 回佳佳 通讯员 何鹏程)

唐山燃气集团:筑牢市民用气“安全网”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燃气安全与稳定供应成为民生保障关键。在市住建局和市能源集团的有力指导下,在各属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唐山市燃气集团坚守“安全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以专项排查、多元宣传、硬核保供三措并举,全力以赴守护市民节日用气安全,用责任与行动为佳节保驾护航。

聚焦“到访不遇”用户安全隐患,集团自9月25日起启动专项整治行动,全员放弃休假、倒排工期推进排查,用细致服务消除安全死角。

安全宣传同步走深走实,集团制定专项宣传方案,在社区、商场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立75个流动宣传点,工作人员面对面讲解燃气泄漏检测、应急处置等常识;线上依托燃气管家群定时推送安全提示,线下通过车载音响循环播报、户外大屏滚动播放安全视频、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让安全用气知识深入人心。

保供力量持续加码,集团严格执行燃气管网“每日双巡”制度,组织389名巡线人员、16辆巡检车,对全市运行燃气管线及配套设施开展全方位巡查,针对市区主要道路、高风险区域,启用“PPB”级专业巡检车强化检测,确保管线安全无盲区。同时,生产调度与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在岗待命,全体职工保持通讯畅通,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以“不停气、保安全、优服务”的承诺,让市民节日用气更安心、更舒心。(记者 刘庄子 通讯员 马骏)

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守护好河头老街节日灯火

“师傅,这组灯笼的线路接口再加固下,今晚游客肯定多,可不能出岔子。”10月5日清晨,国网唐山供电公司丰南镇供电所副所长杨晨光正带着同事在河头老街检查唐风灯笼的供电线路,额角的汗珠顺着安全帽带滑落,浸湿了工装领口。

为守护这份节日亮色,供电公司早在节前两周就启动了专项保电行动。杨晨光和同事带着无人机、测温仪对景区6条主供线路开展“地毯式”巡检,用红外测温仪给变压器、配电箱做“体检”,累计排查整改线路老化、接头松动等隐患12处。

夜幕下的河头老街,红灯笼与古建筑交相辉映,热闹的人群中,一抹灰色身影格外显眼。在河头老街配电房旁的应急值守点,24小时亮着的灯光成为特殊的“灯塔”。这里备有全套抢修工具,6名供电员工两班倒值守。95后供电员工刘子扬捧着盒饭,看着窗外团圆的人群有些想家,“师傅说保电就是保团圆,能让这么多人亮着灯过节,值了。”

从晨光熹微到月上中天,保电队员的身影穿梭在青砖古道间。他们帮老街内的商铺检查后厨用电设备,为临时小吃摊规范接线,给迷路的游客指引方向。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最后一批游客离去,杨晨光又带领团队开始夜间特巡,月光洒在他们检修设备的手上,与灯笼的光晕交织成温暖的光影。(记者 刘庄子 通讯员 裴金金、周宇翔)

唐山市交发集团:温馨服务伴出行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市交发集团全体一线职工坚守岗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力以赴投入节日运输保障工作,确保城市公交、城乡公交线路畅通有序。截至10月5日,城市公交累计运行7.4万车次,行驶里程达125.4万公里,安全运送乘客约161.4万人次;城乡公交累计运行1770班次,安全运送乘客约4.4万人次,以安全、便捷、优质的客运服务,为节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成为了流动于城市之间的温暖风景线。

针对节期探亲流、旅游流、学生流叠加,客流量显著攀升的特点,交发集团加强客流动态监测与分析预测,制定了周密的运输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城市公交针对途经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地的50条相关线路制定了专线行车计划;开通轻工学院专线1路;临时开通6条公交旅游专线,通往唐山海洋馆、丰南河头老街、唐山动物园等热门景点,并延长途经河头老街的2条公交线路运营时间,有效满足市民集中出行需求。

在保障城市公交高效运转的同时,交发集团同样高度重视城乡公交、县域公交线路的运营服务。根据乡镇居民节日出行特点,大力增加城乡公交班次,确保运力充足,保障城乡居民探亲访友、购物出游等出行需求,有效服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让公共交通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

安全是运营服务的生命线。节前,交发集团召开了“双节”期间运输与安全工作部署会,组织开展了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各单位对所有运营车辆的技术状况、安全设施、消防设备等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车辆性能良好。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培训,强调节日期间安全行车规范和文明服务要求,杜绝疲劳驾驶。安排管理人员上线巡查,在主要站点维持秩序,引导乘客安全乘车,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出行环境。

为提升乘客出行体验,交发集团致力于提供温馨优质的客运服务。保持车辆内外整洁卫生,营造舒适的乘车环境。驾驶员规范服务、礼貌待客,耐心解答乘客问询。利用客运站电子显示屏、广播等渠道,及时发布线路调整、运营动态及节日祝福信息,方便乘客合理安排行程。(记者 刘庄子 通讯员 李文静)

迁曹高速:“双节”服务“不打烊” 全面守护平安路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迁曹高速全线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以“党建引领、全线联动、服务暖心、科技赋能”为抓手,织密保畅网、筑牢安全堤,用24小时“不打烊”的守护,为千万司乘铺就平安便捷的归途。

全线联动,构建“闭环式”保畅体系。节前,迁曹高速公路公司专题研判历年车流数据,划定“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保障路线,各单位打破部门壁垒,工程养护、收费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形成“一呼百应”联动合力。指挥调度中心监控室如同“交通大脑”,每小时对枢纽互通、服务区、收费站开展“地毯式”巡查,车流数据实时跳动;一旦发现车辆滞留、事故苗头,立即启动“发现-派单-处置-反馈”闭环管理,信息同步推送至交警、养护、救援队伍,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化解。同时,指挥调度中心稽查班组联合第三方救援单位,在滦南服务区、滦州停车区设临时救援点,配齐专业人员与设备,24小时待命处置爆胎、电瓶亏电等常见故障及轻微事故,以“近距离布点”缩小救援辐射圈,减少交通阻断时间。

站口暖心,打造“不打烊”服务驿站。各片区收费站化身“多面手”,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一个细节。迁安片区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值守,便民服务箱里矿泉水、晕车药、修车工具一应俱全,曾为外地故障车主快速检修车辆,解其燃眉之急;滦南片区收费站在10月2日晚突发出口车道事故后,1小时内完成车流疏导、证据固定与现场清理,保障车道畅通;曹妃甸片区增派设备检修力量,加密收费亭、ETC感应器巡检频次,收费员兼顾“疏导员”角色,实施客货分流;滦州片区开通“免费通行专用道”,凌云班全员备岗,专人解答政策疑问,让司乘“不等不绕”快速通行。

科技赋能,筑牢“智慧化”安全防线。养护一线引入“智能安全帽+高德智能路锥”智慧作业模式:智能安全帽的定位芯片、一键SOS功能,让指挥中心实时掌握人员动态;高德智能路锥联动导航APP,提前2公里向车主推送施工预警,既护养护人员安全,又避车流拥堵。此外,各站区通过优化车道配置、增派疏导力量、动态调整上岗人员等举措,与智慧设备形成“人防+技防”双重保障,确保高峰时段车道全开、通行高效。(记者 韩冬 通讯员 王斌)

编辑: 刘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