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 09:37:5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吴紫阳:一腔热血铸丰碑

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儿女挺身而出,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吴紫阳,便是其中一位闪耀着光芒的抗日英烈,他的事迹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

1898年,吴紫阳出生于滦南县吴庄村的一个地主家庭。1915年,年仅17岁的吴紫阳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直隶省立第四中学校,随后在1919年,又成功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工程科,开启了他更为广阔的知识之旅。然而,1923年,一场疾病迫使他休学回家调养。1926年,病愈后的吴紫阳经朋友介绍,前往天津永定河工程处办公室工作。

在天津,他目睹了帝国主义列强肆意践踏中国领土、欺压同胞的残酷场景,内心的爱国之火熊熊燃烧。他毅然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只有唤起民众的觉醒,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独立与富强。1930年,吴紫阳回到家乡,决心走教育救国之路。他积极倡导“拆除寺庙,改建学堂”,在司各庄创建了一所完全小学,并自任校董。在学校里,他向学生们传授爱国思想,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1936年,吴紫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的革命之路更加坚定。1938年7月,冀东大暴动爆发,吴紫阳积极响应,组织起一支八百多人的抗日武装。在他的号召与影响下,各界人士纷纷响应,队伍迅速壮大到2200人,被编为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十四总队,吴紫阳担任总队长。

同年9月,抗日联军攻打乐亭县城,吴紫阳担任攻城总指挥。面对敌人坚固的防御工事和精良的武器装备,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鼓舞着战士们的士气。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终于攻下了乐亭县城。之后,吴紫阳被任命为昌(黎)滦(县)乐(亭)抗日联合县县长。

随着日军的疯狂扫荡,暴动队伍决定向平西根据地转移。在转移途中,部队遭遇重重困难,吴紫阳始终坚定信念,鼓励战士们奋勇向前。到达平西后,部队改编为京西纵队,吴紫阳担任秘书长兼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县长。

1942年10月,日军兵分四路围剿房山、涞水地区。吴紫阳为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带领少数同志执行牵制任务,最终不幸被敌人包围,负伤被俘。敌人对他软硬兼施,先是百般诱降,后又严刑拷打。但吴紫阳坚贞不屈,展现出了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和崇高气节。最终,惨无人道的敌人将他活埋,吴紫阳壮烈牺牲,年仅44岁。

记者孙愫根据《燕山忠魂——抗日战争中冀东48位全国著名英烈》一书整理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