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09:43:5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开滦总医院儿科主任邸菁华:治愈时光的,是技艺也是心意

治愈时光的,是技艺也是心意

——记开滦总医院儿科主任邸菁华

李佳

“邸主任,您还记得我们吗?我们是那个干呕了两年的孩子的家长……”

开滦总医院儿科诊室门口,一家三代静静等候——妈妈双手捧着一面锦旗,奶奶怀里抱着一个不到一岁的小宝宝,孩子依偎在奶奶肩头,睡得正香。

这个画面,瞬间把邸菁华的思绪带回到半个多月前的那个下午。阳光也是这样斜照进诊室,只是那时,妈妈手里攥着的是一叠厚厚的检查单,奶奶牵着的,是因长期干呕而显得格外文静的5岁小姑娘。

“孩子一直干呕,快两年了。”那时的奶奶眉头紧锁,“彩超、胃镜都做了,天津也去了,医生都说没事。可孩子就是不好,我们这心里,天天揪着!”

邸菁华翻看着那叠沉甸甸的报告,每一页都记录着这个家庭的奔波与焦虑。“从检查结果看,孩子确实没有器质性问题。”她试图宽慰。

“可症状明明就在那儿啊!”妈妈的眼圈红了,“看着孩子每天干呕,小脸皱成一团,我们却无能为力……”

邸菁华深知,医学报告上的“未见异常”,并不能抚平患者和家属心头的焦虑。仔细查体后,邸菁华发现孩子上腹部叩诊呈鼓音。立位腹平片证实了她的猜测——结肠胀气,位置在膈肌下方。结合孩子长期便秘的情况,她判断这是功能性便秘引发的肠胀气,进而导致持续性干呕。

治疗并不复杂:乳果糖通便,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

“邸主任,孩子吃药第三天就好转了,十多天就基本不干呕了!”奶奶的声音将邸菁华从回忆中唤醒,“老大今天上学不能来,但我们一定要当面谢谢您,就带着小的来了。现在老大好了,我们终于能安心照顾这个小不点了。这两年来,第一次感觉生活回到了正轨。”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邸菁华接过那面沉甸甸的锦旗,“报告单上的‘功能性’‘非器质性’,对患者和家属来说,可能就是日复一日的煎熬。而医者最珍贵的,莫过于用专业的眼光,看见那些被忽略的细节;用温暖的心,抚平那些被遗忘的伤痛。因为医者治愈的不仅是一个症状,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孩子们得以健康成长的环境。”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