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大文章
唐山劳动日报评论员
县域经济既是全市经济的“压舱石”,更是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作为河北经济重镇,唐山的优势之一就在县域经济,要在新一轮经济竞速赛中持续领先,必须发挥利用好县域经济的先发优势,进一步写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大文章,在“无中生有”中抢占先机、做大增量,在“有中生新”中提质增效、放大优势。
以“无中生有”开辟新空间、为发展注入新活力,关键在于打破“资源决定论”的思维定式,树立“产业可导入、链条可重构、优势可创造”的新理念。唐山部分县区曾因资源而兴,也曾因资源而困。如今,越来越多的“无钢县”正用实际行动证明:没有矿产,也能聚企成链;选准赛道,也能弯道超车——乐亭县就是瞄准建筑支护装备这一冷门赛道,从零起步、精准招商,短短几年内引进建筑支护装备企业上百家,形成涵盖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等全链条产业,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全省“无中生有”的标杆案例。
“无中生有”,要敢在“空白处”育新机,瞄准前沿、前瞻布局,通过创造有利条件、汇聚优质资源,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产业群。要敢于抢滩未来产业,紧盯科技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结合自身区位、资源等潜在优势,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迁安市布局氢能产业,吸引相关企业落户,打造氢能制备、储运、应用产业链,正是“无中生有”培育新动能的生动实践。玉田县发展光电产业,同样是在原有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领域开辟新赛道的有益探索。
“有中生新”,可以提升竞争力,为发展夯实基本盘。“有中生新”重在转型、升级、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链条延伸,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如玉田印机、滦南钢锹这些声名远播的特色产业,在高质量发展浪潮中,积极推动产品和服务由低端向高端、制造向智造转变——玉田印机产业通过不断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将传统印机升级为可远程监控、自动调参的智能设备;滦南钢锹则通过材料创新、工艺改进、设计赋能,衍生出五金工具、园林机械等配套产业走向全球,形成“钢锹制造+服务”的增值模式。这些案例深刻说明,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只要注入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样能焕发勃勃生机,形成竞争新优势。
“无中生有”需要胆识、眼界,“有中生新”需要智慧、创造。面向未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要以更大魄力“无中生有”,以更强定力“有中生新”。“十四五”收官在即,新的五年规划即将开启,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有无之间”开辟新赛道,在“新旧融合”中塑造新优势,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让县域经济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为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