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09:42:5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迁安红石峪村:文明之风满山村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金鹏 通讯员 吴海民、沈强、刘美彤)最近,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迁安市红石峪村被认定为“全国文明村”。这一国家级荣誉背后,是该村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基层治理有机融合的生动实践。

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村党支部创新实施“党员联户”制度,每名党员联系5-10户村民,定期走访、收集民意、解决问题,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同时,该村还设立了“红黑榜”“积分兑现”等制度,对文明行为进行表彰,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常态化开展爱心暑托班、缤纷冬日、七彩夏日、爱心义诊、情暖重阳、银发圆梦等活动,文明之风如春风化雨,浸润着山村每一个角落。

产业发展是文明创建的重要支撑。红石峪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生态底色之上,勾勒出乡村振兴的活力画卷。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经营等方式,建成了千亩板栗基地和百亩设施农业园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该村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环境整治方面,红石峪村实施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村道路硬化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45%,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将昔日的臭水沟打造成了近百亩的荷花池和文化长廊,创新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垃圾分类制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揽子“美丽”工程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文化惠民工程也是红石峪村的一大亮点。该村建成了高标准新风礼堂、农家书屋和村史馆,组建了秧歌队、广场舞队等文艺队伍,定期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并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群众身边的道德榜样。

从生态治理的“大刀阔斧”到民生服务的“精雕细琢”,从产业发展的“聚链成势”到文明浸润的“春风化雨”,红石峪村正以崭新的姿态,描绘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