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10:28:5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文史丨君子周而不比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君子:德才兼备,且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

小人:与君子相对,道德水平低下之人。

周:合群,团结。

比:勾结,偏爱。

【译文】

孔子说:“君子(靠忠信)团结人,不结党营私;小人互相勾结,不(靠忠信)团结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荡”是团结的基础;“长戚戚”是勾结的原因。

朝中君子,常有公心,以国事为重,任人唯才,以忠诚信义团结其他朝臣,共同为国君效力。朝政清明,国家繁荣昌盛是他们的最大心愿,为此兢兢业业,不辞劳苦,不计得失,甚至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官场小人,多有私心,以个人利益为重,任人唯亲,巧言令色,亲附拉拢其他朝臣,希望结成私党,增加权威与力量,为自己谋得更大利益。常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做些损人利己、假公济私、狐假虎威、祸国殃民之事。

判断君子还是小人,孔子提出了从“团结”还是“勾结”两方面来看。

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是无条件的相互配合。

勾结,是暗中做不正当的联系与结合。

团结光明正大,磊落有力。勾结营私暗合,惧为人知。团结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种正能量。勾结是腐蚀国家肌体的霉斑,是危害朝政的负能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孔子希望国君能够明察秋毫,亲君子,远小人,使周而不比之君子得到重用,使比而不周之小人受到惩处。

(浅蓝)

编辑: 刘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