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10:28:5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文史丨三数景陵妃园寝宝顶

我从上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清陵。那时我还在遵化市马兰峪四村大队任现金出纳、团支部书记,虽然工作很忙,但对东陵的研究却从未停止,反而兴趣越来越浓。

景陵妃园寝是清朝入关后建的第一座妃园寝,也是清朝10座妃园寝中葬人最多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位于东陵乡东沟村北面,是离马兰峪比较近的陵寝,没有专人看守,又没有大门,考察起来比较方便。

1973年秋后的一天下午,我有空儿,就去了景陵妃园寝。那个年月个人拥有自行车是奢望,所以到附近各村去,都是安步当车。为了节约时间,我抄近道,走的是马兰峪三村的挠子峪、景陵皇贵妃园寝的后面和东沟村的村北,很快就到了景陵妃园寝。大门建筑十分残破,门框和门扇早就没有了,享殿仅剩部分木构件支架着,时刻都有坍塌的可能。一进后院,我大吃一惊,诺大的后院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宝顶,密密麻麻,就像一笼屉粘糕一样,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当时日已偏西,我估算一下,如果把这么多宝顶都数完,天也该黑了,还是下次早一点来再数吧。这是我第一次数景陵妃园寝宝顶。

过了一些日子,我第二次去了景陵妃园寝,这次时间充裕。这么多宝顶,表面上看,一排一排的,好像有规律,可是等数到后面就变了,宝顶不像前面那么有规律了,有的宝顶不知算哪排的,数着数着就乱了,不是重了,就是漏了。我耐着性子数了三遍,结果都不一样。我想不能再这样数了,下回找个人帮着会好些。

我与好朋友盛宝林说了这件事,想请他帮忙,他痛快答应了。没过几天,我和盛宝林就去了景陵妃园寝,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第三次了。盛宝林建议,为了防止数漏、数重,每数一个宝顶,就做个记号,写上序号。边数,边画,边高声喊着顺序号,我们两人同时数,分别喊着顺序号,分别画着自己数的顺序号,既快又不会乱。最后我俩又挨着查看一遍,看有没有漏数的。最后结果,这座园寝共有49座宝顶,这个数字至今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1977年7月,我到清东陵工作,查看《昌瑞山万年统志》《陵寝易知》上的记载,景陵妃园寝确实是49座宝顶。同时根据相关资料:这座园寝内共葬了康熙皇帝的48位妃嫔,还有一位皇子,共49个人,另外还有一个宝顶下是空的。这样算起来,应该有50座宝顶才对,为什么只有49座呢?

原来,在顺治、康熙年间,早殇的皇子都用小式朱棺盛殓,葬在东陵西侧的黄花山西麓,惟开墓穴平葬,不封不树。康熙帝的皇十八子允祄死时只有8岁,没有把他葬在黄花山西麓,而是葬在了这座景陵妃园寝里,葬位在第三排最东端,但葬的方法仍与其他早殇皇子一样,用小式朱棺,平葬。因为地面上“不封不树”,也就是说不留坟头,不栽树,地表不留任何痕迹,也没有宝顶,所以这座妃园寝的宝顶数是49座。

(徐广源 文/图)

编辑: 刘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