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 07:59:03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唐山滦南:钢锹产业集群让2.2万村民“家门口”就业

视频摄制:记者 谷守河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梁赞英 通讯员 韩志红)“我已经从事电焊工作20多年了,去年妻子也跟我学会了焊接手艺,现在我们两口子每天一起上班,每月收入1万元到1.5万元之间,不用担心风吹日晒,家门口就能挣钱,这样的日子挺好!”日前,在滦南县宋道口镇舒适五金生产车间,麻地村一位村民正熟练地焊接产品,工作间隙,他会不自觉地笑着看看在他旁边工位上稳稳操作电焊枪的妻子。这幅温馨图景,正是滦南县钢锹产业集群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作为我国最大的钢锹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滦南县宋道口镇被誉为“中国钢锹之乡”。从家庭作坊到形成以钢锹制造为主导,兼有五金、园林园艺工具、农用五金工具制造、相关钢铁以及生产服务业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大型产业集群,这个辖65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的小镇,用40年时间真正实现了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赚钱”的幸福。目前该镇钢锹产业从业人员达2.2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41.5%。钢锹产业已经成为让当地村民能就业、稳就业,扎根乡土、贴近家门的生动实践。

“我公司是一家深耕钢锹外贸的出口型企业,80%以上产能都在为海外市场服务,产品远销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东南亚等地。除了满足国外客户的定制需求,我们还在产品更新、技术升级上持续发力。近年来,海外订单源源不断,工人每天都有稳定的活儿干。”唐山舒适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十分骄傲。

图为唐山舒适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进行焊接工作。 记者 张北男 通讯员 刘唯清 金张宇 摄

宋道口镇现有钢锹生产及相关企业220余家,其中五金工具制造企业180家,规模以上企业26家。园区面积从最初的1300亩扩展至3000亩。年产钢锹及五金工具达2.8亿把(件),产品远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国内市场份额85%,占全国出口份额90%以上。

今年58岁的李晓菊是一家钢锹企业的普通工人,主要负责把喷漆烘干后的锹头从流水生产线上摘下来,再套进包装袋里打包的工作,“这活儿不挑人,对体力要求也不高,像我这样普通的农村妇女或者身体略有残疾的村民都能胜任,每月收入可以达到4000元到5000元左右。”工作7年,李晓菊感触颇多。

从利用废旧道轨等原材料进行锹片轧制,到钢锹制造核心环节,包括冲压、热处理、喷涂等工序,五金工具、农具、园林工具等成品制造,宋道口镇已经形成完整的钢锹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体系,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技艺都离不开工人的劳动支撑,这也给了当地村民更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就业岗位的自由。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宋道口镇钢锹产业已经逐渐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全产业集群累计申请专利1200余项。10家企业设立专门研发团队,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系列化新产品。燕南制锹从最初的4种产品已扩展至如今的1200多种。宋道口镇钢锹产业集群被授予“国家级出口农工具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河北省重点产业集群”“省级示范产业集群”等称号。

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宋道口镇托起村民就业梦的强大支撑,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一幅“就业稳、民生安”的温暖画卷正徐徐展开。

编辑: 穆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