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徐喆 通讯员 杨梅荣、徐盈)近日,在唐山市矿产资源综合监管平台指挥中心,只见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即可远程调度无人机进行巡飞并实时回传监测画面,开采活动尽收眼底。
面对私挖盗采监管难度大等长期挑战,我市创新构建矿产资源综合监管平台,整合五大技术手段,织就一张“空天地人机”一体化的立体监测网格,为守护绿水青山注入强劲科技动能。这一模式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破解监管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唐山方案”。
该平台深度融合无人机巡查、遥感航测、AI智能识别等功能,实现了监管能力质的飞跃。无人机群如“空中卫士”般24小时巡航,敏锐捕捉异常动态;遥感航测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使土石方量变化一目了然,让非法盗采行为无处遁形;AI算法通过持续学习,能精准甄别正常生产与违法活动;电力大数据分析通过异常用电波动,精准锁定可疑目标。多项技术的协同发力,构筑起“早发现、快制止、严查处”的全链条监管机制。平台生成的“电子档案”实现了所有违法证据的永久保存与历史回溯。
目前,我市已在8个涉矿县区部署107座无人机巢,动态监控着286座持证矿山、1062个生态修复项目以及1308个盗采易发重点区域。数据显示,每架无人机日均飞行不少于4架次,平台已累计发现疑似线索352条,查实违法违规问题2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查扣盗采设备52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