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刘佳、李美其)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路南区加强信用修复工作,不断打造“信用路南”特色品牌,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已累计帮助45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线上线下办件量达60余件。
构建高效便捷信用修复模式。该区自推行“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以来,按照“一套材料、单次采集、多方共用”的工作机制,对涉40个部门的3类信用修复事项,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实现信用修复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办理”。
提供信用修复“本地帮”服务。该区打破地域管辖限制,以交通运输为试点领域,为受到异地处罚的失信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本地帮”服务,联系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为企业提供票据、材料支持,共帮助企业办理跨省信用修复12件。
实施信用修复提醒机制。行政处罚类信用修复事项推行信用修复提醒机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相关失信主体主动提醒,并告知信用修复的重要性,避免企业因失信未修复对自身经营造成影响。
设立专窗实现帮办代办。在路南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信用修复“专窗”,实现信用修复“一窗受理”,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开展政策解读、问题咨询等,指导企业准确提交材料,推动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
转变信用修复工作理念。将单一修复指导变为综合赋能服务,与有行政处罚权限的部门建立日常沟通机制,提前交流信用修复证明材料,让企业经办人一次性办完相关材料,实现“跑零次”。安排专人专职负责信用修复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线上+线下”指导,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线下指导,助力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持续开展信用修复培训。定期开展信用修复培训,向企业讲解信用修复政策和流程等知识,帮助企业了解信用修复的重要性及操作方法,按照谁处罚谁修复的原则,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材料上传工作,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实现重塑信用“当天办”,提高信用修复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