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张曦)栩栩如生的玫瑰花,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果蔬,衣袂飘飘的飞天图……近日,走进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唐山陶瓷花纸博物馆,记者见识了形形色色的精美陶瓷花纸,也看到了从民国时期的粉彩贴花瓷盘到现代国宴用瓷,从古老的石板印刷工具到先进的丝网印刷设备,一件件展品串联起陶瓷贴花艺术的百年变迁。通过聆听跨越百年的花纸故事,记者感受到唐山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唐山陶瓷花纸博物馆位于开平区唐马路,作为国内首家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陶瓷花纸专题博物馆,这里由唐山熠崇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前身为唐山市开平区金星花纸厂)。“花纸是瓷器上华美的外衣。没有这件外衣,再好的陶瓷器具都会失去生命力”唐山陶瓷花纸博物馆馆长、唐山熠崇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国焕说,自己在陶瓷花纸行业深耕20余年,有责任弘扬传承陶瓷文化、贴花艺术,把唐山的陶瓷魅力展示出来。
记者看到,在展馆内,五个展区犹如时光长廊,引领参观者穿梭于陶瓷贴花的艺术世界。在展区开端,唐山启新磁厂诞生的中国第一件贴花瓷器相关展品格外引人注目。1925 年,汉斯・昆德从德国引入先进技术与陶瓷花纸,经唐山工匠巧手打造,开启了中国陶瓷花纸装饰艺术的崭新篇章。展架上,《粉彩玫瑰花纹托盘》纹理清晰、色彩鲜艳,成为早期印刷贴花瓷器的杰出代表。
徜徉在博物馆内,琳琅满目的清晚期至现代的陶瓷贴花展品分类陈列,贴花工艺与瓷面完美融合,尽显传统中式美学的雅致,民国时期的粉彩贴花瓷瓶部分作品融入了西方几何图案与色彩搭配,展现出中西文化碰撞下的独特艺术。“这些藏品大多是公司多年来精心收集的,有的是老匠人捐赠的,每一件都承载着陶瓷贴花工艺的时代记忆。”李国焕指着展柜里一件解放前的贴花瓷壶介绍,这类完整保留下来的早期贴花实物,如今已十分罕见,也让展品更具历史价值。
花纸产品展区则清晰呈现了工艺的突破轨迹——从单色花纸到立体复色花纸,从传统花鸟到现代图案,背后是几代陶瓷人持之以恒地攻关。“90年代初,我记得唐马路总是熙熙攘攘。我们的陶瓷产品吸引了全国各地采购商来抢购。销售火爆的背后,陶瓷花纸的贡献功不可没。”李国焕说,陶瓷贴花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承载唐山陶瓷产业记忆与文化基因的载体,即便是寸土寸金,她也舍得腾出宝贵空间,把唐山甚至全国引以为傲的陶瓷花纸艺术呈现出来。
李国焕介绍,设立展馆不仅是为了展示陶瓷贴花艺术的历史与成果,更希望搭建一个“文化展示+文创转化+研学实践”的综合平台,如今,在博物馆内,游客可亲手体验石板印刷、丝网印刷、手工贴花等传统技艺。去年一年,这里共接待了 20 余批国内外研学团队,“希望这种互动体验,能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唐山陶瓷文化,参与到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来。”李国焕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