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办事不出门、审批不见面”,线下“只进一门、只到一窗、只跑一次”
我市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惠民利企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单宇 通讯员 金凤洋)我市深化政务服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对办事主体反映强烈的多次跑、多头跑、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以应用场景打造为核心,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对此,办事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现在办点啥事真是太方便了!”
在深化政务服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过程中,我市重构跨部门办理业务流程,优化前后置环节,关联事项集成办理,强化部门协同,实施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截至目前,国家部署的前3批32个“一件事”已全部落地实施。通过改革,合计跑办部门由197个压减至32个、办理环节由212个压减至38个、申报材料由599个压减至222个、办理时限由859个压减至258个,压减率分别为84%、82%、63%、70%。
线上,办事主体可通过“河北省政务服务网”和“冀时办”App“高效办成一件事”专栏,体验全流程、跨区域、跨层级、一站式集成化业务办理,业务申请、材料提交、进度查询、证照获取均可在线完成,实现“办事不出门、审批不见面”;线下,可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享受咨询导办、帮办代办、窗口受理等一站式服务,感受“只进一门、只到一窗、只跑一次”的便捷。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全市、标准统一、协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
同时,我市立足群众和企业高频需求,建立“一套材料、单次采集、多方共用”工作机制,按“能取消则取消”“能替代则替代”“能共享则共享”的原则,实现了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46个领域无违法违规证明,275种电子证照直接复用,814项证明材料“免提交”,户籍管理、市场主体准营等领域61项法定证明事项、164项服务事项证明材料承诺替代,探索推出“交房即交证”等38项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举措,用“小切口”实现政务服务“大突破”。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一次以“体验感”与“成效性”为核心的迭代升级。我市将精准发力,做好“加法”与“减法”的融合文章,拓展“政务服务+”新场景,提升行政审批新效能,以“高效”彰显改革力度,用“减负”传递政务温度,持续书写惠民利企、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