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小”市场 就业“大”民生
——探访路南区零工市场
王冠杰 张倩 刘晨宇 赵雅静
近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2025年度“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名单,唐山市路南区零工市场凭借创新服务模式与显著民生效益,成功入选。
从昔日“马路蹲活”的零散用工,到如今“智慧匹配、规范保障”的就业枢纽,路南零工市场实现了从“零”到“灵”的转变,以“智慧化、规范化、精准化”的服务模式,重新定义灵活就业的生态,为灵活就业群体铺就了一条稳岗增收的新路径。
规范建设
为灵活就业者搭建温暖的“家”

工作人员正在认真了解求职者需求。记者 刘洪超 摄
“我儿子是一名有资质的铲车司机,我想帮他打听一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这天下午,59岁的江女士走进路南零工市场办公大厅,面对项目经理么建红热情的接待,她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江女士接着说到,她儿子以往都是经人介绍在工地上开铲车,上次工作结束后,至今已有半年多赋闲在家。她补充说:“他不想离家太远,就想在唐山本地找个活儿干。”
么建红听后,笑着回应:“您来得太巧了,我们上午刚接到一家企业的招工信息,他们需要一名在公路上开展融雪作业的铲车司机,工作地点在丰南,合同结算周期为6个月,您看这个岗位合适吗?”江女士听后十分高兴,连忙说:“太好了,我这就回去叫我儿子过来,让他和您当面谈谈。”
江女士说,她家就住在附近,平时经常路过路南零工市场,了解到这里是专门帮人找工作的地方。“这里平时人来人往的,服务很规范,看着就靠谱。大伙儿都说在这儿能找到工作,所以我今天也过来帮儿子碰碰运气,没想到竟然这么顺利!”江女士高兴地说。
路南零工市场坐落于风景优美的大南湖一隅——路南区创新里产业园内。走进整洁温馨的数字化办公大厅,这里没有传统劳务市场的嘈杂与混乱,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屏上滚动的岗位信息和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不仅如此,手机端还能实时匹配就业机会,并且有覆盖全流程的权益保障服务,为求职者打造了全方位的求职环境。
“零工市场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可实现求职简历投递、招工信息发布、岗位智能精准匹配、就业指导服务、劳动仲裁直通车、法律咨询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咨询等多种功能,全方位满足不同求职者的需求。”站在书有“民生为本,就业优先”标语的零工市场项目展板前,唐山意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路南零工市场负责人皇甫娇介绍道。
在不少人的记忆中,“零工市场”通常是在马路边或是客运站附近自发形成的传统劳务市场。一群人天不亮就蹲守在路口,脚边摆着的纸板上写着“刷漆”“镶瓷砖”“木工”等活计,不论严寒酷暑,每天都蹲守在路边等待工作机会。这种“马路蹲活”模式延续多年,“零工”找工作全靠碰运气,有时候等一天也接不到一单活。
作为灵活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工”从事着大量的临时和短期工作。比起长期工,有人可能更需要或者更喜欢“打零工”,而对于企业来说,“零工”也是一种客观需求。零工市场是保障灵活就业、衔接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重要载体,对稳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据报道,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超过2亿人。国家高度重视灵活就业对稳就业、保民生的作用,为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2024年1月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所有灵活就业人员免费提供规范可持续的基本就业公共服务。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路南区人社局积极行动起来,聚焦零工群体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痛点,全力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与功能升级。2022年5月,在路南区人民政府指导下,路南区人社局联合唐山意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以“政府引导、三方主导、市场运作”模式,打造我市首个集招聘、培训、维权于一体的零工市场。市场下设“一场百站三中心”,以创新里产业园为核心,133个社区(村)零工驿站辐射全域,万达广场、南湖市民中心、梁家屯街道初心家园三大服务中心精准对接商业、科技、民生领域用工需求。
自2022年成立以来,路南零工市场成功吸引1018家用工企业入驻,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6万余个,完成登记求职5000余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00余场,服务求职者达9552人次,有效缓解了众多求职者的就业难题。
为保障求职者权益,该市场设立维权专窗,提供法律援助、纠纷调解一站式服务。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室,现场接待并调解劳动纠纷,解决问题。同时,与唐山多家律师事务所合作,提供分行业、权威的法律咨询服务。每月邀请路南区劳动仲裁院工作人员驻场,现场普法答疑,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开展劳动就业政策宣传。在促进灵活就业过程中,规范就业保障措施。通过零工市场达成的用工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市场的主要职能在于为求职者提供安全有保障的工作,为需要劳动力的企业提供资源。目前,我们的服务范围不仅覆盖全市,还积极拓展京津劳务市场。”皇甫娇说。除了线下招工,市场每周一次的直播带岗、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求职微信群、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接受求职者报名,从而形成求职资源库,不仅可用于零工和招工者自主发布求职和用工需求,还能提供劳务合同、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劳务质量星级评价等服务。
智慧赋能
数字技术重构零工就业生态

在路南零工市场的直播室内,主播正对着镜头介绍岗位信息。记者 刘洪超 摄
在智慧就业的浪潮中,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零工就业生态。
“吴女士申请了设计投标专员”“唐山一家企业发布了咨询师助理需求”……在路南零工市场智慧就业大数据平台上,实时滚动着热门行业动态,求职者与岗位的匹配情况也在不断更新。45岁的装修工李建国扫码进入“码上找工作”小程序,系统依据其技能、位置和求职意向,自动推荐匹配岗位,仅用3分钟就匹配到附近3公里内的家装项目。这种“数据驱动、精准对接”的模式,让求职过程高效又便捷。
零工群体普遍面临信息获取难、权益保障难、服务对接难的问题。路南零工市场通过“线上 + 线下”融合模式,彻底改变了零工群体“蹲马路、等活干”的传统模式。如今,已形成覆盖全域的零工服务网络,依托零工市场专属网站、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推广渠道,运用智慧就业服务系统,提供招工信息发布、简历投递、岗位智能精准匹配、就业指导、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了零工人员求职时间成本高、成功率低,以及用工方与劳动者双方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2023年,路南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就业服务网络全覆盖,特别是社区(村)零工驿站为辖区群众提供了包括家政服务、育儿养老、物流配送、旅游餐饮服务在内的短期工、临时工等600余个岗位,将就业服务延伸至基层最前沿,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数字化是我们的核心优势。”皇甫娇边演示SAAS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边介绍说,用工方发布任务后,AI算法能在3秒内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劳动者通过小程序即可完成接单、签约、结算等流程,且全程留痕可追溯。2024年,该系统成功处理临时用工需求1.2万次,平均到岗时间缩短至4小时,极大提升了用工效率。
“家人们,今天有3个厨师岗位,工作地点在高新区,薪资面议,有意向的扣1!”在路南零工市场的直播室内,主播小李正对着镜头介绍岗位信息。屏幕下方,求职者不断刷屏咨询,后台工作人员实时回复。
“直播带岗是我们的一大创新。”皇甫娇介绍,截至目前,市场已累计举办357场直播活动,发布岗位3.75万次,涵盖制造业、科技创新、家政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吸引超千万人次观看。“直播带岗”成为零工就业的新亮点。
去年,路南有一家银行急需两名厨师,上午9点发出的招工信息,通过零工驿站联动,30分钟内就有11名厨师投递简历并参加面试,2人当天上岗。今年,路南区一家幼儿园因后勤保障需要,急需招聘洗碗工。通过驿站联动,多名人员“当日面试、当日到岗”。这两次高效、成功的招聘,成为路南零工市场“即时快招”服务的经典案例。
“眼下,我们还在致力于打造更为先进的用工生态系统,实现平台多元化发展。”皇甫娇说。市场计划依托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技术,打通从任务发布、用工匹配、过程管理、薪税结算到权益保障的全链条流程,以强大的合规能力、数据智能和生态开放性,为企业、劳动者及服务商提供通往未来用工新模式的关键通道。“用科技让用工更简单、让就业更自由,是这个时代最有温度的创新。”畅想未来,皇甫娇信心满怀。
精准服务
让岗位与人才完美邂逅

讲师通过视频直播讲解家庭收纳技巧,帮助从业者快速掌握技能要点。记者 刘洪超 摄
“家人们,又和大家见面啦!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一个超实用的收纳小妙招——‘口袋叠衣法’。”在路南零工市场一间明亮整洁的工作室内,刘丹丹和贾玲玉正专注地录制着视频,准备发在视频号上。
录制结束后,两人热情地介绍了各自的经历。刘丹丹说:“我们俩都是路南零工市场技能培训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最初,出于个人对收纳的兴趣以及日常家务的实际需求,我们报名参加了市场精心组织的技能培训。没想到,通过这次培训,不仅掌握了一门实用的技术,现在还能利用业余时间,承接上门收纳服务的工作,让自己又多了一份可观的收入。”“我之前没有家政服务的经验,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贾玲玉说,“零工市场提供的‘订单式’培训很精准,让我能够快速掌握企业需要的技能,增加了我的就业竞争力。”对于这份“零工”,两人都表示很满意。
对于求职者的技能提升需求,路南区零工市场开展了“订单式”精准培训,定期组织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鼓励员工自学考取专业证书。针对不同群体,如应届毕业大学生、残疾人、中年人等,市场开展一系列专项求职岗位和培训项目,让技能成为就业“敲门砖”,确保每个群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根据企业临时性用工需求和求职者的技能短板,市场与企业和培训机构合作,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今年以来,路南零工市场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96场次,培训1500余人次,73人通过家政培训实现就业。
张女士是一位双职工家庭的家长,平时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打扫家里卫生。她在零工市场的线上平台看到了家政服务岗位信息,便联系了一位有经验的家政人员。“这位家政人员是零工市场推荐的,服务很专业,价格也很合理。”张女士满意地说,“零工市场真的很贴心,解决了我们家的实际困难。”
为加速发展提档升级,路南零工市场开发了一站式家庭便民生活服务平台,以社区家庭服务为应用场景,围绕服务供需两侧纵深发展,通过“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家政服务”一站式就业服务配套,打造以零工就业、蓝领赋能、家政服务为核心的数字化、线上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全链条服务。优质服务内容包括家庭日常保洁、高端整理收纳、家庭保姆、月嫂、育儿嫂、护工等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便利化社区家政服务。通过服务平台,该市场积极拓展京津劳务市场,截至目前,家政人员成功注册137人,高端家政培训39人,向京津输送28人,实现从人员输出到就业保障全流程发力。
从“马路市场”到“智慧平台”,从“找活干”到“好就业”,路南区零工市场的创新实践没有止境。在这里,规范服务保障了劳动者权益,数字技术消除了信息壁垒,全周期支持点燃了人生梦想。
“我们的愿景,是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在路南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皇甫娇站在智慧大厅的电子屏前,望着不断跳动的岗位数据,语气坚定,“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规范为墨,书写更多民生幸福的新篇章。”






